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八位专家谈周小川文章:这条金融风险底线怎么守?

2017年11月22日 22:06 来源:国是直通车 参与互动 

  张文晖 冯玲玲

  人民日报22日刊发央行行长周小川署名文章《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这篇5000余字的文章中,63次提到“风险”,43次提到“监管”,31次提到“改革”,21次提到“开放”。全面系统的论述了当前金融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形成原因,以及未来金融发展部署。

  实际上,人民日报并非首发,早在11月4日晚上,央行就在其官网发布该文。相隔半月有余,经由人民日报再次刊发,可见其分量不轻。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云 摄
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到底怎么守?周小川行长的文章向我们传达了什么信息?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到8位国内相关行业专家,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十九大对金融工作的具体要求,也是底线。周小川行长在此时发表署名文章强调防风险,一方面是响应十九大精神,落实十九大精神关于金融工作的部署。另一方面,也跟周小川本人的工作安排有关。明年两会后周小川央行行长任期即将结束,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周小川行长任期内的“告别”演说。

  周小川提出,要从制度上隔离实业板块和金融板块,是因为当今有很多实业资本深度地参与到金融领域,并利用股东身份左右金融资本,容易形成风险互相绑架,因此将二者隔离很有必要。

  一方面要在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设立准入标准,另外要控制信贷风险,对金融机构资金的运用以及股东的投资要有明确限制。

  由此可以看出,未来金融监管会趋严。过去五年是鼓励金融创新,未来五年会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转向规范和严监管的轨道。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

  周小川行长的文章更值得关注的是,他提到现在金融领域发展所出现的问题。

  一是隐性债务问题。一方面,中国现在的各项指标积极向上,经济增长不断回暖,成为这一轮全球经济增长表现较好的国家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调高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预期。另一方面,早前美国信用两大评级公司下调了中国的主权债务的信用评级,虽然这种做法引来一些争议,但很快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接受了他们做出下调我们主权债务信用评级判断所给出的隐性债务的理由。

  中国的债务不同于西方,我们的钱用在了铁路、公路、环保等民生改造的项目上,但其资金大量依靠银行的贷款,而这部分的贷款又不能够马上以利润的方式回流,只能靠政府来买单,从而势必会造成债务的积累、以及缓解违约风险所需要的货币和信贷的扩张。

  二是影子银行问题。由于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贷支持项目的融资,银行项目的信贷宽松造成老百姓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货币购买力逐年降低。从而促使百姓离开银行去购买理财产品,银行资金外流,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银行融资成本上升,期限变短,无法满足实业项目融资所需要的低成本和期限长的内在需求,二是理财挤压了消费能力弱化了企业投资的盈利能力,从而迫使企业改变长期的实业投资项目,而去寻找短期高收益的金融投资机会。所以,面对客户的需求,银行也侧重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表外业务的发展,就造成了周小川行长担心的第二个问题:影子银行。

  三是洗钱问题。在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权权交易的腐败问题,而腐败背后又出现了洗钱的问题,就造成我们的金融创新很容易成为洗钱的温床。

  所以,周小川行长讲到的三个问题我觉得是统一的,都与以供给侧改革解决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斌 摄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研究主管

  周景彤:

  周小川行长这篇文章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防范金融风险有很深刻的指导意义和独特价值。

  尤其是金融创新这部分。虽然近年来从表象看,中国金融创新走得很快,但实际上大多创新都是伪创新。目的就是把资金从比较充裕的机构绕道转移到国家产业政策禁止的一些行业领域中,比如产能过剩行业、地方政府债务和房地产等。

  文章还特别提到,“部分互联网企业以普惠金融为名,行庞氏骗局之实,线上线下非法集资多发,交易场所乱批滥设,极易诱发跨区域群体性事件。少数金融‘大鳄’与握有审批权监管权的‘内鬼’合谋,火中取栗,实施利益输送,个别监管干部被监管对象俘获,金融投资者消费者权益保护尚不到位。”等提法非常尖锐,但也是确实存在的突出问题。少数金融大鳄和内鬼的说法指向非常明确。这充分表明国家监管机构对金融风险的清醒认识和防范风险的决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

  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金融业改革创新力度加大,促进了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的5.6%增加至2016年的8.35%,比美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高出1.05个百分点。

  但不可否认,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创新过度、脱实向虚的问题。

  在此前提下,我认为,周小川行长此次发文提到,“在宏观调控上,对货币‘总闸门’的有效管控受到干扰”、“宏观调控很难有纠偏的时间窗口”值得关注。

  受制于行业和地方对规模和速度的追求,过去几年信用扩张总体偏快,导致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攀升。同时,监管偏重行业发展、鼓励创新,忽视风险防控,也导致金融业繁荣过度、系统性风险上升。

  因此,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发挥央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系主任奚君羊:

  周小川行长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是对整个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思路,是通过加快金融改革开放来实现。有专家认为改革开放,尤其是金融开放会造成风险,甚至有专家提出应该立即停止所有的金融对外开放活动,认为开放以后资金的流入流出,会加快冲击金融安全。

  但这实际上相当于建一个无菌病房,门窗紧闭,里面的人当然不会有风险,但不跟外界接触,抵抗能力也会下降。

  因此,必须通过开放加强国际间的往来,使得中国整个金融业经济状况逐步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步总结经验,逐步完善,防风险能力、抗冲击的能力自然随之增大。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严大明 摄
中新社发 严大明 摄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吴庆:

  央行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周小川行长在此时发表署名文章强调防风险,说明防风险依然是央行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从制度上隔离实业板块和金融板块是为了避免风险传导。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就是由于具有传导因素,最后导致了一场全球性的、各个金融市场都被联动的风险。所以要把具有潜在风险的一些领域隔离开,防止风险互相传递。

  一方面,对于金融机构的股东或发起人要有明确的约束条件,同时在持股比例和发言权重上也要有相应约束。另外,对于实体企业与金融机构发生的关联交易,要受到细致的监管。

  未来金融监管会更加严格,一系列相关举措会陆续出台。同时,金融创新仍在继续,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也依然受到鼓励。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平稳向好,但从内部和细分结构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点,比如企业杠杆率居高不下、地方融资平台的问题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金融系统的风险依然在上升。

  从周小川行长最近的表态看,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主要是防范杠杆率过高和金融风险点的增加。

  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实体企业通过收购小的金融公司来获取金融牌照,由此获得资源上的便利或规避一些监管,这不仅对金融业没有太大的推动作用,反而使其更加混乱。从制度上隔离实业板块和金融板块,是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防止风险传导。未来能获得金融牌照的企业,必须是实力强、经过长期稳健经营、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

  从货币政策角度看,未来应该还是稳健中性的,明年的整个金融环境会保持适度偏紧的局面。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

  周小川行长在此时发表署名文章,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具体是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对金融工作的要求。

  从制度上隔离实业板块和金融板块,是为了从根本上避免中国出现日本式金融危机,即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同时崩塌。将二者隔离开,相对封闭运行,能有效地避免风险传导。通过周小川行长的署名文章,可以看出加强监管依然是未来金融工作的趋势。

【编辑:李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