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滑 私募机构捕捉结构性机会

2018年05月07日 16:0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滑

  私募机构捕捉结构性机会

  □本报记者 王辉

  尽管上市公司2018年一季度的业绩增速呈小幅度下滑态势,但是私募机构对A股后市持中性态度。捕捉结构性投资机会仍为私募基金的策略主线。

  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增速下滑

  今年上市公司一季报的整体营收和业绩增速均呈现一定程度下降。财汇大数据终端统计显示:2018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总收入9.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62%,落后于2017年全年18.72%的业绩增速;实现归属母公司利润0.93万亿元,同比增长15.96%,也低于2017年年度19.09%的增幅。此外,来自财通证券的测算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A股净利润增长14.38%,低于2017年三季度18.24%、2018年四季度18.37%的增速。

  2018年一季度盈利增长的结构也与2017年不同。招商证券和中信建投等券商的研究分析显示,2017年上游资源品的业绩领先于其他行业,钢铁、有色金属、采掘、建筑材料等行业得益于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原材料价格大涨。但是进入2018年一季度后,盈利改善明显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材料、国防军工、通信、食品饮料等领域。招商证券预测称,2018年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量,可能将会更多的由信息科技(通信、电子)、医药生物、军工、高端中游制造业来拉动。

  私募态度中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市公司一季度的整体业绩增速略有下滑,但当前私募机构的整体分析解读整体偏于中性。

  上海汇利资产总经理何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和一季报整体财务表现大体符合预期。除了券商等卖方机构所统计显示的相关业绩突出行业之外,另外还有一些行业和个股,在一季度财报上体现出亮点。例如,LED行业、新能源产业链的上游行业今年一季度整体业绩增速情况较为靓丽,这主要是由于这些行业与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政策的关联度较高。而地产、家电、白酒、调味品等传统大消费板块的龙头上市公司,一季度整体业绩增速表现不错,则大体可以归结为产业竞争力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虽然没有同比快速增长,但是那些基本面较好的上市公司、有竞争力的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都还不错。

  上海联创永泉基金经理杨琪向中国证券报表示,今年上市公司一季报大体还是延续了2017年白马股业绩中高速增长的特征。今年一季度消费品行业业绩表现较好,尤其是白酒、调味品等“后周期行业”、能够提价的消费品公司,整体业绩表现比较强势。此外,像白色家电的三大龙头业绩表现均不错。此外,一季度银行、地产的业绩增速表现比较平稳;而部分的医药股业绩增速则较为突出,主要由医药行业基本面的变化驱动。

  捕捉结构性机会

  何震表示,近期其所在私募已经根据前期所持个股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和兑现情况,进行仓位和配置上的调整,但整体调配变化相对不大。何震认为,综合2015年以来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和今年上市公司一季报的整体情况,目前沪综指的3000点,已经大体相当于过去的2600点左右水平。他表示,未来该私募机构将继续坚持优选个股,同时不再以2017年的白马蓝筹等风格维度进行择股。即便不考虑未来市场指数的涨跌因素,从长期来看,未来A股依然会有相当一批强势个股能够走出独立行情。

  杨琪则表示,业绩稳健的白马蓝筹后续业绩增长可能还会比较平稳,不过市场无风险利率上升带来的估值压制因素,仍需要重点关注。整体来看,对白马蓝筹而言,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靠业绩增长来实现上涨,而未来的业绩表现稍有不及预期,则股价有可能都会显著下跌;而对于成长股而言,未来整体还需要一定的调整来消化高估值的压力。综合以上因素,其所在私募机构整体将坚持控制仓位、精选品种的投资思路,着重捕捉未来继续有业绩增长的低估值蓝筹,以及后周期的一些优质个股品种。

  近期多家私募机构发布的策略周报也显示,目前私募基金整体策略主线依旧坚持以择股为主,主流私募在对市场系统性上涨机会的判断上态度谨慎。朱雀投资上周表示,对于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A股市场,该私募将维持“震荡格局”的判断。在具体投资策略上,该私募将继续淡化板块风格、均衡配置,选择符合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的龙头企业,以寻找个股阿尔法为主。

【编辑:魏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