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公交为抢时间频违章 撞人致死触目惊心(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武汉公交为抢时间频违章 撞人致死触目惊心(图)

2010年07月17日 16:20 来源:荆楚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巴车随意在路边上下乘客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提要:闯红灯、违停、随意变道、逆向行驶……公交车、出租车、中巴车等公交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引起市民强烈不满,昨日召开的武汉公共交通秩序整治第二阶段会上,警方透露将加大处罚力度。警方委托本报公布举报电话:84881188,欢迎市民就公交车交通违法行为向交管部门举报。

  记者暗访:一中巴十分钟五次违章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八一路与珞珈山路的交叉路口,对面是武汉大学的正门,学校虽已放暑假,但来来往往的学生和参观武大的游人络绎不绝。

  9时20分,一辆车牌为豫E867xx的中巴载着两名乘客从八一路南面闯过红灯,停在了武大校门口,待乘客下车后,再次闯红灯驶向八一路以北的方向。同一时间,一辆车牌号为鄂AY67xx的出租车闯红灯从八一路驶过。

  在9时50分至10时短短10分钟内,就有801、552、572路等三辆公交车载乘客违规闯过斑马线,司机在交叉路口看到黄灯,非但没有立刻减速停下来,反而加速闯过。这种“争分夺秒”的现象随处可见。武汉大学一门卫对记者说:“这里来往车辆很多,闯红灯的公交车辆更是屡见不鲜,虽然很少出大车祸,但小摩擦不断,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昨日下午,记者随武昌大队一中队魏文强、吴学军、崔亮三名交警,在武昌解放路实地暗访了中巴车随意违章的现象。

  16时许,一辆无牌的武汉石化到武泰闸的307路中巴车从中华路方向开来,司机随意压越黄线行驶,途中有三次违停上下乘客。从16时到16时10分,仅10分钟,这辆307路中巴竟然有5次违章。随后,交警将其拦下,司机这才惊慌地将新换的号牌鄂A575xx拿出来。交警对其违章行为一一指出,并对司机进行了处罚。

  但记者在现场仍看到,后面来的中巴车仍然违法停车,有的司机开车横冲直撞,简直触目惊心。

  警示案例:血淋淋的画面触目惊心

  昨日会上,交管部门公布了近几个月来,因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撞人致死的案例。

  案例17月11日7时20分,张某驾驶鄂AC0718号大客车(712专线)沿长丰大道由西向东行驶,至天泽一方小区附近时,与行走的胡某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胡某受伤。后胡某被送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晚死亡。

  案例27月4日22时47分,驾驶人曾某(男 27岁)驾驶鄂AY7X18号出租车尾随汤某(男 45岁)驾驶的鄂AY8554号出租车,沿晴川桥由南向北行驶至汉阳桥头。汤某遇桥面东侧有人招手停车,曾某向东侧打方向,其驾驶鄂AY7X18轿车左侧与鄂AY52xx号轿车右侧车门及行人朱某(男 45岁)相撞,造成朱某重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34月22日21时47分,吴某驾驶机件(灯光性能)不符合技术标准的鄂A-79299号大型客车(502路)沿多福路由南向北行驶至多福商务宾馆门前,遇行人夏某、汪某、罗某等三人在此由东向西南横过道路。因吴某发现过晚,未安全驾驶,大型普通客车车头将夏某等三人撞倒致伤,大客车受损。夏某因伤势过重,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五大举措严管三类车交通违法

  因为车辆交通违法多,昨日,武汉新天运输公司的负责人在大会上作检讨。武汉新天运输公司现有营运客车79辆,从业人员250余人,分布在305路,303路、302路三条线路上。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所属客运车辆每车平均被电子眼记录的违法高达35起,多次被交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

  据悉,今年上半年,武汉市共发生一般程序以上道路交通事故1378起,其中,公交、出租、中巴等“三类车”245起,占全市总数的17.8%。公安交管部门在对上述事故分析后发现,客运车辆驾驶员交通违法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逆行、闯红灯、不按规定超车、压越中心线、不按规定停车等五类常见的交通违法,公交、出租、中巴等“三类车”占全市总数的37.6%。这暴露出部分客运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法规宣传教育流于形式,部分驾驶员文明行车意识欠缺等问题。

  针对以上现象,上半年以来,武汉市公安交管部门加大了对客运车辆的管理力度,制定了巡查纠违、监控抓拍、举报有奖、抄告追究、曝光公示五大措施,加强对公交、中巴、出租车的路检路查,每周在全市开展一次集中行动,组织交警、公交安全干部、社会单位人员联合上路,采取巡逻控管、站点纠章、电子警察拍摄等方式严管“三类车”交通违法。 (楚天金报 记者戴辉 实习生肖琴 通讯员陈骥 进明 王威 张明 杨军)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