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男子中年得子被拐17年 夜晚曾独自掩面而泣(图)

2011年09月08日 15:52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男子中年得子被拐17年夜晚曾独自掩面而泣(图)
来,让妈妈再细细看一下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接过警方赠予的代表团圆的月饼,来自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10多位家长,泪水涟涟。能在中秋前夕见到各自苦寻多年的孩子,每个人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昨日下午,公安部“打拐办”在泉州市公安局举行被拐儿童集中认亲仪式,9名被拐儿童当场与亲生父母团聚,他们和亲生父母别离,最短的4年多,最长的近20年。

  除了这9名被拐儿童外,在近期全国“打拐”DNA数据比对中,福建省还有8名被拐儿童此前已被成功认领。

  据悉,自2009年全国打拐专项行动以来,福建警方在开展来历不明儿童集中摸排行动中,共采集疑似被拐儿童血样64599份,制作DNA信息反馈44200条,比中789名被拐儿童,取得显著成效。

  【认亲·喜悦】 报纸牵线 别离十七载终相见

  今年7月25日,遵义当地报纸在显著位置刊登文章,以“冷远模、吴章英快来认儿子”为标题,醒目地发起了一场“寻人大行动”。

  7月底,当吴章英的老乡将一张皱巴巴的报纸递给她的时候,吴章英止不住泪水,大哭起来。“听到儿子有消息,我当时激动得不得了,17年,整整17年了!”

  这份报纸上的消息,源头来自泉州警方。今年7月,泉州警方在排查中发现,晋江东石一青年孙某隆,有被拐的嫌疑,经过DNA比对,与贵州遵义警方采集的冷远模、吴章英夫妇一致,孙某隆极有可能就是两夫妻被拐17年的亲生儿子小勇。泉州警方立即向遵义警方反馈了这一信息,希望尽快找到冷远模、吴章英夫妇,做进一步核实。

  但时隔久远,如何联系当事人,成了警方一时间最大的障碍。当年,夫妇两人报案的时候,未提供他们在老家的详细地址,唯一的联系方式只是一个BP机号码。而17年过去,BP机早已成为历史。为尽快找到他们,警方借助当地媒体的力量,才有了开头的这一幕。

  冷远模、吴章英夫妇都是重庆人,在贵州遵义打工。1994年5月,他们4岁儿子小勇(化名)在外环沙坝路口失踪,随后,夫妇俩向遵义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报了案。为方便今后认亲,警方采集了冷远模、吴章英的DNA血样。而夫妇俩这一等,就是17年。

  “认得出来,轮廓没变……”昨日,在泉州这场认亲仪式上,亲眼见到儿子的吴章英,再次止不住流泪。她一边将从家里带来的老照片翻给小勇看,一边哽咽地诉说着这些年的寻儿经历,每句话,说的都是她在和自己骨肉相别17年里,所难熬的思念之苦。

  小勇今年已经是21岁的小伙子了,现在在永春念大专。懂事的他,坐在亲生父母和养父母的中间,5个人看起来就像是一大家子。警方告诉记者,由于小勇已经成年,今后他是跟着生父母回去,还是继续留在养父母家中,将由他自己做决定。

  【认亲·尴尬】 孩子一声哭 两个家庭都心痛

  “他就是我的儿子,没怎么变,没怎么变,我认得出来……”从云南昭通远道而来的卯升银,昨日在认亲仪式上,一把搂过失散了4年的儿子小波(化名),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卯先生说,小波是2007年1月22日被拐的,当时他和妻子都在云南昆明,他在工地上打工,妻子在家洗衣服,不足4岁的小波在家门口玩耍,“有人说是被几个稍大的小孩骗走的,后来再怎么找也找不到了”。这些年来,他始终没有放弃希望,多次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寻找小波。

  小波旁边,坐着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在卯先生说话时,她起初沉默不语。可到认亲仪式结束,见卯先生将小波抱起,准备离开时,小女孩突然死死抓住小波的手,号啕大哭,成了泪人。

  小女孩叫丹丹,来自德化盖德乡,因为小波认她的妈妈为干妈,丹丹一直把小波当成亲弟弟对待。丹丹今年读六年级,小波今年读二年级,因为家住得近,每天,丹丹都会带着小波一起上下学,风雨无阻,感情好得不得了。昨天,无论大家怎么解释,丹丹就是不肯相信小波是买来的。

  “警察叔叔,不要让他走。”在市公安局门口,眼看着小波被生父抱进汽车,丹丹哭得撕心裂肺。丹丹的妈妈同样很不舍,一边拉着女儿的手,一边不忍地转过身,面朝墙壁,偷偷地将眼泪抹去。

  刚满8岁的小波,是此次认亲仪式中,年龄最小的。因为对被拐之前的事完全没有记忆,生父卯先生对他而言,非常陌生。他嘴里大喊大嚷,也是不想跟卯先生走。

  小波和丹丹的哭声,让在场的人听着无不心酸。一位女士看着这个场面,慨叹说:“真是让人痛心,人贩子太可恶了,不仅伤害了两个家庭,小孩子更是可怜。”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