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法官扎根基层20年甘做和事老 称搞审判像打太极

2011年09月26日 17:14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法官扎根基层20年甘做和事老称搞审判像打太极
调解成功,王卫东拉着双方当事人的手握在一起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接触过王卫东的人都乐于称他是“和事老”。1990年,他从郑州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温县人民法院工作,并在基层北冷法庭一待就是20年,审结各类案件2600余件,无一件矛盾激化,无一件上访信访,全部实现了案结事了。

  2008年,作为一名法官,王卫东被评为首届感动温县十大人物,这是最让他自豪的。这些年,他还先后荣获了全省人民法庭优秀法官、全省法院十大调解能手、河南省“十佳法官”、首届河南十大法治人物等许多荣誉称号。1992年以来,他所在法庭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4000余起,无一件矛盾激化,无一起上访信访,全部实现了案结事了,创造了19年没有上访、没有信访的纪录。

  “不是有句话叫‘痛并快乐着’吗?”采访中,王卫东说,“我总结这20年,则是苦着、累着并快乐着。苦和累,我相信每一位做过群众工作的同志都有同样的感受。下乡跑断腿、磨破嘴,入户做工作遭冷遇、受委屈。但是,看见群众冲咱一笑,看到当事人对咱的那份信任与感谢,说心里话,那叫一个满足”。

  A

  结婚仪式上

  法官成了证婚人

  “您如荒山上的凉亭,五黄六月下的绿叶,是久旱初雨,是久雨放晴,是你冰释了我们心中的壁垒,让我们松动的爱情重新焕发了生机……”记者近日在温县北冷法庭一楼大厅的“当事人留言簿”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如此具有诗情的话语,让记者眼前不由得一亮。

  写这段话的小崔是温县一所高中的教师,他与妻子曾相恋多年,然而两年前双方约定好婚礼的时候,两人突然因购买家具产生分歧而提出退婚,并诉讼至法院要求返还彩礼。

  “当时闹得我们双方家长很尴尬、很被动,两家老人咋说俩孩儿也不行,弄不成,要离婚哩!”崔某的父亲提起这件事仍记忆犹新。

  “原本是闹分手的,没想到王法官会让他们破镜重圆,我就觉得这样的法官很少见,因为我和当事人的关系好,当时王法官还请俺去做他俩的思想工作了。”小崔的高中同学李某谈起这件事赞叹不已。

  “这个案子,不是简单地给他们判决了就行。既然两人有感情基础,为什么不向好的方面引导呢?”当记者问起是什么让他下这么大力气去撮合时,王卫东用非常朴实的话回答,“确实,为他俩能走到一块儿,我到他们家七八趟,不少劝他们,劝他们要珍惜感情,学会包容,多想一想刚下学在外打工的艰辛,想想父母的艰难。有时一天下来嘴都是干的,到家后一坐动都不想动。但是,把案件调解成功了的那种成就感、喜悦感真是难以表述。看到他俩牵手,高高兴兴回去,我打心底感到高兴。”

  他们结婚当天,王卫东作为证婚人参加了婚礼。两位新人向他鞠躬时,王卫东第一次在这么多人的场合落泪。

  农民的孩子最理解农民

  “东家长,西家短,吃饭离不开锅和碗。”每天像坐诊的医生一样,王卫东的接待室外排满了来“挂号”的当事人,他们反映的大多是油盐酱醋、锅碗瓢盆之类的家长里短。对每一位当事人,王卫东都认真倾听,细致记录,平和沟通。

  每天接待这些形形色色的当事人,王卫东掏心窝子地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也最了解、最理解农民。在农村,每一个走进法庭的当事人,都是遇到了自身不能解决的纠纷和难题,迫于无奈才打官司。由于文化、语言表达水平有限,再加上内心的委屈、痛苦和焦虑,短时间内很难宣泄出来,这时他们最需要倾诉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法官要学会耐心倾听与沟通,与他们产生心灵上的共振与互动,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北冷乡杜庄村杜某的妻子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被撞成植物人,为了给妻子看病,他变卖了所有值钱的家当和房产,仍无力承担巨额的医疗费,更令人无奈的是,肇事者是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父母都是农民,家里也只有两座老瓦房和几件简陋的家具,十几万元的巨额赔偿金就像大山一样重重地压住了这个家庭。

  “当时愁得我都没法弄,也看不到啥希望,对方家境困难,但作为受害方我更没有别的指望,我就对王法官说,要是公家解决不了,我就拉着老婆到被告家,以我的命换他全家的命。”杜某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不住地叹气。

  “原告的情绪如不及时疏导,这种积怨很有可能爆发,甚至引发刑事案件。”面对这位不堪重负的农民汉子,王卫东心痛不已。“那一段时间,我两头来回跑了20多次,每次和原被告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一方面看望和安慰原告丈夫,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给予适当的资助,让他振作起来,渡过难关;另一方面做被告父母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多想一想对方的难处,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主动去赔偿。”

  经过王卫东的奔波和努力,最终双方达成了7万元的赔偿协议。可这钱从哪儿来?为促使被告履行协议,王卫东又积极为被告家想办法,帮助被告在银行贷款,多方寻求筹钱门路。当原告丈夫接过7万元的赔偿款时,这位几近麻木的农民满脸泪水地对王卫东说:“我知道,这些钱与我原本的要求还差很多,但是我服!因为你真的尽心了!”

  C

  “打打太极拳,轻松搞审判”

  温县是太极拳的发源地,作为一名陈氏太极拳的爱好者,王卫东练太极拳已有十几个年头了。这些年,他每天都在坚持练,对太极文化的精髓也感受颇深。练太极拳为他做好审判工作提供了不竭动力,让他形成了“打打太极拳,轻松搞审判”的习惯。他将太极拳的原理、法则运用到司法审判实践中,全方位、多元化调处矛盾纠纷。

  王卫东借鉴太极拳“刚柔相济、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原理,根据案件的不同性质,当事人的不同情况,案件的不同程序,总结归纳了十大太极调解法。其中经常运用的应属“以心制心”、“借力调解”和“粘连相随”调解法了。

  对离婚、赡养、抚养等家事案件以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王卫东实行真情调解,即“以心制心”调解。“农村群众由于知识结构,生活经历的限制,有时考虑问题容易钻牛角尖,但其实他们是最朴实的。在调解过程中用群众最信服的方式,最容易理解的群众语言给他们疏导、交流,才能打开那一扇扇心门,取得双方当事人的互谅。以情动情,以心制心。”王卫东认为这种调解态度应该是所有调解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很多当事人自尊心都比较强,常常固执己见,对这样的当事人,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邀请其所在村的基层民调、同事、亲友、社会知名人士参与和协助调解,即“借力”化解纠纷效果较好。”

  对有错不改,无理取闹甚至耍无赖的当事人到农村公开开庭,众人说服教育调解,王卫东把此趣称为“粘连相随”法。王卫东为用好这种方式,还弄了一套“配套设施”,就是让人做了几个马扎和一个折叠桌,随时随地到村中或纠纷现场开庭。在围观群众的舆论压力和众人指责劝说下,促使当事人明是非,知耻辱,主动接受调解。

  逢案必调,判后也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去调。王卫东始终认为调解一起案件就是为社会和谐增加一份力量。鉴于这种理念,王卫东反复引导当事人权衡利弊,用最大的努力促成和解。而为了实现每一次目标,他都要付出大量的努力。

  “原告来立案的时候,就要给当事人做调解工作,相当于打太极拳的起势,起势运行气血开始,起势做得好气血通畅,整套拳打下来会轻松舒畅,机体各部位得到有效调和;而接下来到案件的受理、答辩,当事人提供证据,庭审前,庭审中,庭审后,以至到判决,都要做调解工作。‘步随形走,形神合一’,直至把矛盾化解在最早阶段。当然,把调解贯穿于整个案件当中,这个工作量相当大。每次的一种交流,都要付出很多的劳动。也就是说你给当事人一谈就是三四个钟头,有些案件需要给当事人做几十次的工作才能成功。像我们调解案件,经常给当事人做工作做到过午甚至深夜,这都是家常便饭。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拿出打太极拳时的心态,沉得住气,坚持不懈做下去。”长期进行民事调解是很枯燥的,但王卫东能让平淡的湖水泛起闪亮的浪花。

  “我们判了许多案件,但是当事人为什么对我们没有说三道四,没有信访,就是因为前期做了巨大的工作。我不能保证案件的结果让当事人满意,但我敢保证我的服务、我的态度、我的尽职尽责让当事人满意。我想我们最高追求目标应该是个零诉讼!”王卫东说。

  D

  成了群众依靠

  却忘了家

  “王卫东成了辖区群众的一种依靠,不论白天、夜晚、星期天、节假日,只要群众一个电话,王卫东都会及时赶到,为他们送去一名基层法官最诚挚的帮助。为此,王卫东牺牲了太多的时间,也对家庭有了太多的亏欠。”同事陆保刚与王卫东并肩工作多年,对王卫东的情况知根知底。

  处在基层一线的王卫东有时为调解也会感到累。他说,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想到那些经他调解成功的民事案件,会想起那些重回和睦的家庭、那些修复的亲情、爱情、友情。对于他来说,那就是他前进的动力。追求事业的完美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重了工作必然会轻了家庭,王卫东有时也会面对这样的困惑。

  王卫东的老父亲今年已经82岁高龄了,还是一个人在老家做饭吃,每次王卫东回家看望父亲,都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归,有几次老人家身体欠安,都是姐姐带老人去看的医生。

  爱人李彩玲是幼儿园教师,谈起自己3年前的车祸,彩玲记忆犹新。那年冬天,她在下班途中被摩托车撞成骨折,王卫东仅在床前伺候了3天。因为法庭离家远,中午不能回来,整整3个多月,王卫东都是早上做好双份饭,中午让爱人和孩子温着吃,晚上回来再弥补一整天的缺憾。

  王卫东感到愧对老人、爱人和孩子,但他说“他们没有埋怨过我,这是家人对我最大的支持。把每一起案件都处理到最好,让每一个当事人满意,为社会多创造一份和谐,是我最大的欣慰”。(河南法制报  首席记者吴倩 刘华 通讯员 王海青 刘建章 张世威/文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