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男子出狱后帮教失足者 8年劝31名逃犯投案(图)

2012年01月09日 13:42 来源:荆楚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王金云浏览“中华失足者热线”网站上网友的留言
王金云浏览“中华失足者热线”网站上网友的留言

  王金云,湖北黄冈人,1978年生,被网友尊称为“失足者教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就畅销书《走出高墙》。曾获“全国十大法制新闻人物”、“深圳十大最具爱心人物”、“深圳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等30多项荣誉。现任共青团黄冈市委驻深圳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2011年12月29日,身在深圳的王金云接到一个来自新疆的电话。打电话的人名叫陈阳(化名),是王金云劝服的第31名在逃者,5天前在深圳投案自首,随后被押往案发地新疆。

  电话中,陈阳讲述了自己自首后的情况,并向王金云表示感谢,让王金云深感温暖和欣慰。

  8年来,如同一名孤独的极限运动爱好者,王金云一直默默攀登着一座少人涉足的山峰。对他来说,每“送走”一名逃犯,就好比登上一座新的山头。

  他大名鼎鼎,平时却籍籍无名。每当他的名字出现在媒体上的时候,将是又一个在逃者旧命运的结束,新命运的开始。

  他是一名不甘沉寂的民间劝逃志愿者。更确切的身份,应该叫社会帮扶志愿者。只不过,鲜少有人知道这是一份怎样的事业。

  他说,他正在做的,其实才刚刚开始。

  在逃者大多很敏感,不停变换号码来电咨询。王金云从不紧紧追问,坚持以诚感人润物无声

  从深圳龙华到沙井汽车站,距离40多公里。2011年12月24日上午,王金云独自打的前往,因为他在那里有个约会。

  8年来,他早已习惯这样的“单刀赴会”,与一些陌生的“老朋友”见面。

  这一次,他要见的是陈阳。

  之前,陈阳曾在QQ上向他咨询:“我有位朋友,杀死人了,该怎么制裁?”

  王金云后来告诉记者,这样的口吻,他一点也不陌生。“他们一般不会说自己就是在逃者,而是说帮朋友问,还经常用不同的电话号码。”

  “敏感、谨慎、躲在阳光背面,一切幸福都是虚幻。”王金云这样概括这个群体的特点。

  但他并不挑明,也不去追问咨询者的个人信息和他们讳莫如深的细节,“如果这样做,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8年来,他的工作一向如此:不停地、耐心地接电话,回短信,回复QQ上、“失足者热线”网站上的询问。对方是谁、身在哪里,他并不想主动知道。

  “除了了解相关法律政策外,他们更多的是想了解监狱里的情况。他们对狱中和出狱后的生活有顾虑。”王金云说,自己要做的,就是鼓起对方改过自新的勇气,“如果他们暂时没有自首的意愿,我会继续劝,持续提供咨询。”

  这注定他的工作耗时耗力,要润物无声,真正感化对方。

  比如四川绵阳人陈阳,16年前,19岁的他因涉嫌防卫过当过失杀人,之后一直过着逃亡生活。4年前,他从电视上知道了王金云的名字,2011年1月加了王金云的QQ。到当年12月24日自首时,他已通过QQ、短信、电话与王金云断断续续交流了11个月。

  再比如王金云劝服的第一名在逃者——四川籍盗窃嫌疑人纪刚(化名)。2004年中至当年底,王金云与他交流了半年时间。纪刚决定自首前,王金云还与他同吃同住了一周时间。

  还有2010年的在逃者高翔。当时他在王金云的网站上留言,说想跟他见一面。没想到,王金云真的从深圳赶到温州,深为感动的高翔,当时就选择了投案自首……“劝逃的目的不是把人抓起来,而是为了使对方在内心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他们出狱后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王金云这样解释自己愚公移山般的劝逃经历,“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即便过程曲折点,也值得。”

  8年来,为了便于在逃者随时找到自己,王金云五次迁移办公地址,但始终不改联系方式

  王金云办公桌前的醒目位置,摆着一副深蓝色的塑料眼镜。“它是我当年服刑时戴过的眼镜,用来警示自己走好每一步路。”他说。

  对王金云而言,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2001年,在深圳某集团公司担任人力资源部部长的他,将一个过境指标转让给同事并收取了1万元费用。为此,他被判刑2年。“以前,我觉得监狱离自己很远,没想到因为对法律的无知犯下错误。”王金云说,每当回忆起那段经历,他都感到钻心的疼痛。

  2003年,出狱后的王金云找工作很不顺利,心情压抑之下,他将服刑经历写出贴在网上,受到网友如潮的跟帖鼓励,“这让我觉得,应该有一个网站,让大家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警示更多年轻人。”

  2003年9月,他筹款2万元,开办了“中华失足者热线”公益网站。3个月后,他又开通了深圳第一条失足者免费心理咨询热线。

  出乎意料的是,每天都有很多人到网站上跟帖、留言,不少人还打来热线电话。“我意识到,与我同样困惑的人很多,需要帮助的这个群体很庞大。”王金云开始吸收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帮教失足者工作中来。

  2005年9月,用积攒的打工积蓄,他申请创办了国内首个民间刑释解教人员帮教中心——深圳市阳光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

  王金云介绍,“阳光下”的寓意的是,让失足者勇敢面对错误、改正错误,重新开始新的的生活。

  最初,“阳光下之家”主要定位于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后来在帮扶过程中,他收到一些服刑者家属和在逃者的来电、来信,决定将帮教范围扩大至服刑者和在逃者。

  为了保证收件地址的稳定,2005年1月,他租赁开通了广东第一个失足者心理辅导信箱:深圳市054-12信箱,至今已收到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助信。

  自2003年来,“阳光下之家”办公地点五次迁移,但服务热线和王金云的手机号始终未变,“为的是方便在逃者和刑释人员找到我。”

  8年来,“阳光下之家”的工作情况被详尽记录在册:在深圳已发展100多名专业志愿者,在全国有8000名志愿者;收到失足者及其家属来信3000多封,回信4500多封;向服刑人员赠送书籍20000多册;帮助700多人走出服刑阴影。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慧】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