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农民工定点学校被曝收万元“捐资费” 称系潜规则

2013年08月27日 08:39 来源:中安在线 参与互动(0)

  7月16日凌晨3点,家住省城临泉路的农民工张师傅早早起床,来到离住处只有几百米的一所小学门口,他这次早起不是干活,而是排队来给即将上小学的孩子报名的。等了1个多月,8月22日,张师傅等来了一个坏消息——学校说,目前名额已满,请他到附近其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点学校报名。而随后打听到的一个消息,让张师傅更加无法理解,有工友告诉他,只要交给该校12000~15000元不等的“捐资费”,孩子就可以在那里读书。

  张师傅的遭遇并非个例,记者调查发现,省城少数学校仍在收取这种所谓的“捐资费”,许多家长不得不“被自愿”掏钱。

  资料虽全孩子还是被拒门外

  学校收资料时也没说啥,但直到报名结束时才通知我说,名额满了

  “一个多月前,按照学校的要求,我带着暂住证、符合规定的劳动合同、身份证等去报名,学校收资料时也没说啥,但直到报名结束时才通知我说,名额满了,推荐我带孩子到其他定点学校报名。”张师傅说,自己租住的房子离这所学校只有几百米路程,而学校推荐的长江东路那所定点小学,离他的住处有四公里远,“这太不方便了呀,我们打工的,哪有那么多时间接送孩子。”

  和张师傅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几十个人,童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农民工的孩子上学很不容易,既然符合条件,为啥不让我们孩子就近读书呢!”她气愤地对记者说:“和我们说名额满了,但一些人交给学校一笔钱后,却可以顺利上学,这哪是名额满了呀,分明就是让我们掏钱呀。”

  费用一缴孩子顺利就近读书

  学校要求写一份自愿给学校捐款的说明,也不给我开任何证明

  无法接受这种现实的张师傅,还在琢磨要不要交钱给孩子报名,而为了让孩子早点上学的童女士已选择了“屈服”。昨日,她郁闷地告诉记者,在交给学校一万多块钱后,孩子已顺利报上了名,可以就近读书了

  “学校说这是自愿缴的捐资费,要我们写一份自愿给学校捐款的说明,而且,也不开给我任何证明。我们这哪是自愿呀,完全是‘被自愿’的。”童女士说。记者了解到,和童女士一样,在缴了一万二到一万五不等的捐资费后,一些家长已在该小学给孩子成功报名。

  记者还了解到,除了来肥务工的农民工外,还有不少户口在外地的家长,也在缴过捐资费后,顺利让孩子进入该小学读书。“只要交钱就可以了,有些家长托人找关系,经过老师担保,费用会低一点。”一名知情人士透露。

  校方表示有些家长“很有钱”

  还有些自称农民工的,其实很有钱,开着车子带孩子来报名。对于这些家长,学校确实会要求严格点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张师傅吃“闭门羹”的这所小学。

  该校负责人介绍,今年申请在该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一百多人,“其中有70人的资料完备,也完全符合条件,学校都让他们顺利入学了,还有50人的资料并不完备。当然,也存在极个别孩子条件符合,但由于我们名额满了,而且过了报名时间,所以我们建议他们到附近其他定点学校就读。”该校教导处一名负责收取捐资费的老师告诉记者,捐资费属于自愿缴纳,“家长要是不愿意,也可以退的。”

  该校负责人还介绍,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名义报名的学生家长,有些其实并不是农民工,他们在合肥有固定的房产,只是不愿意将户口迁过来,将户口留在农村,希望以后能够在拆迁、分房等方面得利;也有一些学生家长,暂住证是假的;还有些自称农民工的,其实很有钱,开着车子带孩子来报名。对于这些家长,学校确实会要求严格点,“真正是农民工子女,我们都会给他们报名,有的家长满身灰土带着孩子来报名,我们会给他们提供一切方便的。”

  该校负责人随后在电话中向记者强调:“捐资费都是自愿的,并不和入学挂钩。”

  业界自曝收捐资费是潜规则

  表面上是家长自愿的,学校大可以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记者调查了解到,缴捐资费上学的并不只是这所学校。不远处的长江东路一所学校的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校的捐资费是不少于一万八。

  昨天,长期从事小学教育的合肥裕溪路一所小学的副校长告诉记者,现在,收捐资费是不少中小学的潜规则,“这是个‘擦边球’,从教育发展本身来说,学校可以鼓励家长捐款助学,但有些学校为了便于操作,就采用‘搭车’方式向一些家长收费。少则1万元左右,多的可以达到3万元。”

  “收取捐资费,表面上是家长自愿的,学校大可以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省城一名深谙此事的小学老师对记者说。(新安晚报 蔡丽 记者 金宇 周晔)

【编辑:王浩成】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