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中国式假离婚,属于谁的尴尬

2014年04月24日 14:49 来源:杭州日报 参与互动(0)

  离婚原本是件严肃的事情,有时看上去却不无黑色幽默。近日有报道称,南京一些家长为让孩子上好的初中,夫妻不惜办理假离婚,一方把户口迁至学区所在的父母这边。近年来,媒体经常曝光有些夫妻为买房、生二胎、拆迁补偿等各种原因假离婚。南京发生的类似情形,再度吸引了公众关注的目光。

  说是假离婚,其实在法律上是不折不扣的真离婚。夫妻间走完家庭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法律程序,领了离婚证,即意味着双方从此都是单身自由人了。

  假离婚者必然要面对各种现实的风险。一方面,由于法律约束已不存在,夫妻放弃婚姻责任的法律成本实际为零;另一方面,由于财产分割完毕,很可能对其中一方形成真离婚的诱惑。媒体上也经常有报道,一些初衷是假离婚的夫妻,结果变成了事实上的真离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夫妻间失去了法律保护屏障使然。

  但是,面对中国式假离婚,真正应该感到尴尬的是制度设计者。正是因为制度设计不够严谨,出现各种漏洞,给人们提供了借助假离婚来规避制度的选择。如果在制度设计与执行上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出现类似现象的概率自然就会减少。以南京为例,只要从小孩户口迁入的时限上进行规定,便可杜绝有些家长为迁户口而办假离婚的行为;或者,干脆对那些三代直系亲属在学区内的适龄儿童打开绿灯,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从这个话题扯开去,根本杜绝中国式假离婚现象,还在于打破资源的垄断或稀缺状态。这一方面是增加资源供给,让人们不至于面对匮乏危机;另一方面,就是在资源分配上,按照公平公正原则加以平衡。前者,一时之间未必能够做到,后者则是对政策公平性的考验。

  仍以南京为例,其优质教育资源集中于鼓楼区,这才造成了“僧多粥少”的激烈竞争格局。照理说,公办教育资源应当具有均衡性,不该出现类似分配不均现象。这虽然更多是出于历史的原因,教育部门却应有所作为。如果当地能加快推动公办教育资源均衡化,在硬件设施与人才配备上缩小差距,相信这种想方设法挤进公办名校的情形会逐渐淡出。

  中国式假离婚,既折射出当事人的无奈,也暴露出相关制度的缺失。一项制度的设计,理应兼顾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如果制度本身不合理,或将失去执法的正当性;倘若制度不具可操作性,容易被人钻空子,那必将丧失制度的权威与公正。(评论员 顾昀)

【编辑:刘彦领】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