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山寨纪委”看到什么“商机”?

2014年06月09日 15:29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前两天一条新闻,读来不免唏嘘——近期广东省内陆续发现多起不法分子以省纪委名义,冒充纪委工作人员,制印假公章、假公文,向领导干部寄发信件,称其涉嫌贪腐案件,要求缴纳罚款到指定账户。广东省纪委希望干部群众提高警惕,及时报案,避免上当受骗。

  骗子设局,当然不齿,但为什么令人唏嘘呢?因为骗子骗财,过去是骗平头百姓,现在竟然来骗官员,这是为什么?而骗子骗官,过去是假冒“小妹”,冒充“将军”,现在却是打着反腐的旗号,假冒起纪委来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此类骗局,并不只发生在广东一地,就在上个月,便有三名男子假冒纪委干部,跑到陕西省铜川市的食药监局,声称要“双规”局长。铜川的骗案,所幸被识破了,所以局长没有乖乖地跟他走,但更早些时候的重庆,却也是三名“纪委干部”,大摇大摆地走进某局办公室,于众目睽睽之下“押”走了局长。那局长,后来是放了回来,但是被“敲”走了14万元人民币。人们不禁狐疑,这14万大洋,算是“退”的“赃”,还是花钱消的“灾”呢?

  再其实,这类的骗局既然是“多起”,那就早已不单是“近期”啦——比如十年之前的“奇闻”,说是某市交通局长的办公室,忽然来了个“省反贪局工作人员”,局长当场冒出冷汗,赶紧带着“大盖帽”美食接风,又塞了一个厚厚的大红包,才算把事儿“搞定”。后来东窗事发,才知道“大盖帽”乃省城一无业混混而已,已经如法炮制过多个衙门。而这个局长的黑白清浊,恐怕也就不言自明,所以令人唏嘘。至于某地的三陪小姐,给当地的要员一一写信打电话,说不要忘记了“小妹”呀,更不要忘记了“那晚”,结果还真的收到了好几笔“消灾”的银子,就更是叫人无限唏嘘了——平心而论,这些官员,并未与这“小妹”有染,但谁知道她是哪个“小妹”说的哪个“那晚”呢?还是宁可错付一千,不要“引爆”一个吧!

  再说一遍,骗子当然可恨,打击不可手软,“纪委”形象可贵,大家都要维护,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仅仅在于这些骗案的背后,有没有发人深省甚至令人吃惊的原因?“山寨纪委”为什么会兴风作浪,骗子们又看中了什么,嗅到了什么“商机”?恐怕值得深察。就拿这个遇到骗子就要报案来说,不少领导干部,因为自己过得硬,能洁身自好,所以相信能够立马报案。但恐怕也有这样的官员,因为自己不干净,所以吓得要命,更何论奋起报案呢,只好“花钱消灾”,这恐怕也是“多起”诈骗能够得逞之一因吧!

  冒充纪委敲诈干部,当然是一种犯罪,但生活当中某些犯罪的根本防范,并不是抓几个骗子就可以奏效的,“山寨纪委”的频仍多发,不是一个明证吗?(凌 河)

【编辑:刘彦领】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