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指责式的反思”更需要反思

2014年06月10日 13:36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山东招远“5·28”故意杀人案的5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已被依法逮捕。目前,侦检机关正依法推进刑事程序,受害者家属安抚等善后工作也在有序地进行中。人们关于见义勇为的反思与争论仍在继续:不少人指责现场众多旁观者竟无一人上前制止;也有人表示,在网络上做事后的道德评判没有意义,并称前者为“键盘侠”。

  客观而言,一味地指责围观者麻木冷漠是有失公允的。未能挽回受害者的生命确实令人遗憾,不过,恶性刑事案件往往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成功阻止极为困难。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凶案发生时,在场人员从恐惧到采取行动,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而正是这几分钟,足以让惨剧无以挽回。另外需要指出一点的是,招远案中,人们并不是无动于衷。无论是在场群众及时打电话报警、拍摄视频保留证据,还是两次上前阻拦被嫌疑人殴打的餐厅经理,都尽到了公民责任。

  同样的,对于“键盘侠”的指责,也未必公平。所谓的“键盘侠”,是指遇到突发事件时,在事故现场以明哲保身为处世态度,而又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释放道德的呼唤,以此寻找某种自我满足的人。目前,舆论对“键盘侠”多持否定态度,认为遇事置身事外,只在网络上义愤填膺,无助于健康社会风气的形成,也无助于走出见义不为的怪圈。的确,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键盘侠”在网络上的情感表达,也并非没有一点正能量。这说明,“键盘侠”拥有责任感与正义感,即便出于利益权衡与实际考量而被压抑,仍试图表达自己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际上,这种道德喊话的声音越大,越有可能形成人心向好的舆论氛围与社会风气,减少个体利益受损的概率。

  当然了,让道德和舆论落实为行动,需要进一步的转化机制——而这,显然要先走出“指责式反思”的泥淖。“指责式的反思”更需要反思,唯有跳出情绪化的宣泄与指责,才有可能正确引导和激发人之内心应有的正义感与责任感,使其转化为见义勇为的行动。

  如何让正义感与责任感由网上“说”出来,变成现场“做”出来?

  从长远看,需要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让见义勇为成为社会成员的一种自觉选择。

  从当前来看,见义勇为还需要外部条件的刺激。一方面,可加强有关立法,尝试从职业、年龄层等方面,明确界定应该首先站出来的一部分人,将见义勇为确定为一种法定义务,改变其法外职责的现状。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在完善公共安全保障机制的过程中,努力成为见义勇为者的权利屏障和坚强后盾,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郑晓强 )

【编辑:刘艳】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