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月饼不沾腐找回了应有的味道

2014年09月02日 13:06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韩适南

  今年的中秋,的确是和往年不一样了,天价的月饼、天价酒水少见了,大闸蟹的价格不“疯”了,这些中秋时节的时令消费品,与往年相比,少了许多附加功能,回归了真面目。

  在月饼还是月饼的时候,中秋送月饼,传递的是对团圆的祝福,送出的是一份朴实的感情。然而,随着公款消费愈演愈烈,在同样的时节,出现了不一样的送礼情调。以月饼为例,送礼拼包装、拼豪华、拼价格,拼多少“含金量”;送礼的主流群体也变了,公司送政府,下属送上级。花公款不心疼,送月饼无止境,有高档的出来了,低档的身价也涨了,月饼成了面子,成了身份,成了忠心,成了表态……

  月饼原来也有档次之分,但不离谱;月饼原来也有送礼传情的功能,但不功利。天价月饼、天价酒水……本来平常的吃喝物什,因为公款消费的刺激、“苍蝇”“老虎”的存在,陡变身份,调高身价。百姓寻常物,成了天价奢侈品。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腐败哄抬了物价,破坏了市场,伤害了百姓的权利。这也是为什么中央多次出台不许公款送月饼的文件后,月饼及其它中秋时令消费品价格不再离谱的原因。起初,有人认为在月饼上反腐是小题大做,太过细致,但现在看来,此举确有必要。月饼不沾腐,中秋才找回了应有的味道。(作者为本报经济新闻中心记者)

【编辑:王硕】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