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10万“官仓鼠”暴露编制管理病灶

2014年09月26日 10:48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河北清理5.5万人,四川清理清退2.8万人,河南清理1.5万人,吉林清理8600余人……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四省已有10万余“吃空饷”者现形。虽经几轮清退,数字仍然触目,“官仓鼠”顽症暴露出不少编制管理之乱,更成为侵蚀财政资金的“黑洞”。人们关注整治“吃空饷”成绩单的同时,更期待问责能让背后的“操盘手”现形。(9月25日《京华时报》)

  “吃空饷”作为一个老问题,治理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然而情况不但没能好转,反倒出现了周期性的反弹。究其原因,不外乎惩戒手段偏软,清理也多限于数量之究而无问责刚性,更没有将“吃空饷”者和纵容者视为违法犯罪行为给予问责,自然导致“不吃白不吃”心态膨胀。

  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编制设立不科学,管理混乱给“吃空饷”者创造了条件。这么多人可以“只吃饷不干事”,证明他们本就属于可有可无的人员,也是人浮于事、机构臃肿最直接的表现。虽然机构改革进行了多轮,但吃财政饭的人数不仅没有下降,反倒出现了失控性上涨。以全国公务员数量为例,据2013年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公务员人数连续4年上涨,已达708.9万人。

  坊间流传着“三分之一机关病”,指的是三分之一干、三分之一看、三分之一在捣蛋。更有基层公务员撰文指出,若把现有的公务员砍掉一半,机构也能正常运转。人员浮肿之下就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从而导致公务员年度考核流于形式。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单位依然在哭穷叫屈抱怨“编制太少,人员力量不足”。在体制内存在这么一种现象,那便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争编制跟争资金、争项目一样成为一种体系惯性。地方或部门负责人都希望自己的下属越多越好,自己也更有权力。于是机构数量越来越多,而编制也不断膨胀。

  10万“官仓鼠”,暴露了编制管理病灶——在行政化管理模式之下,编制管理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机构怎么设置、编制如何核定,人为的随意的因素很大。比如一个地方究竟应设置多少机构,一个机构应核定多少公务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无以做到按岗设人而往往是因人设岗。同时在编制的管理上缺乏透明性,外部的监督无以发挥作用。比如在公务员的总数上,坊间曾流传说超过千万,虽然与官方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年年递增的事实说明,“财政供养人员不增加”的承诺并没有落到实处,从另一面也看出编制管理的失控。

  要遏制“吃空饷”现象的发生,就必须从严控制编制数量,然后促进质量的提升。一方面要对现有的编制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引入相应的专业机构,并进行专家评估和听证;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公务员的考核,畅通人员进出的渠道,同时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唯有如此,才能让“只吃饭不干事”者无机可乘。(唐伟)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