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检察日报:不动产登记倒逼官员财产公开

2014年12月23日 10:30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0)

  中国政府网22日全文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该条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终于落地,也许,它暂时还不能成为“打虎神器”,但也蕴藏着反腐正能量———“国土资源、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部门应当加强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互通共享。”“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提供。”这些规定弦外之音,“你懂的”。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及进行不动产登记,会对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产生鞭策与倒逼。其一,《条例》本身没有提供“以人查房”功能,而承载这一功能的只能是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其二,如果不动产登记能够收集到全面准确的不动产数据,就会形成一个“数据库”,其中涉及到公职人员的部分,完全可以作为他们财产公开的重要“原始资料”;其三,从包括财产等在内的个人事项报告制度执行至今,以及抽查核实联系工作机制的跟进,报告制度是一种“量的积累”,而公开制度则是“质的飞跃”。

  官员财产不是“免检产品”。一方面,只有官员财产公开,才能满足公众知情权,尤其是监督权;另一方面,鉴于公众对官员财产公开的“信任危机”,取信于民就必须如实公开。据一项调查显示,90%网民对官员财产公示持不信任态度,理由是“灰色收入和转移性财产谁会公示”。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来了,“阳光法案”还会远吗?官员财产不能再“雾里看花”,十分有必要用“阳光法案”来驱散“信息阴霾”,这也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之一。

【编辑:吴涛】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