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营造城市的艺术":"魅力之城"香港是如何炼成的

2012年06月18日 16:3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记者 刘欢)“在我眼中,香港是一个全世界人都爱来的地方。她有山有水,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绿色;小而集中,去哪儿都非常方便;中西合璧,文化选择丰富多样。”定居香港已经十年的前跳水奥运冠军伏明霞告诉新华社记者,“香港现在给我是家的感觉。”

  香港,一座很难让中国人不去喜欢的城市。她拥有便利发达的公共交通、干净整洁的市区环境和高效实用的公共设施,她是亚洲“购物天堂”和“美食之都”,她可以时尚繁华也可以古典雍容……中西文化合璧让香港呈现出一种迷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也成就了这座“魅力之城”。

  城市交通成功背后的秘密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罗伯特·切尔韦罗曾盛赞香港道:“香港的城市交通之成功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高效运作的公共交通系统是香港在城市运营和管理方面的突出成就之一。香港的公共交通由地铁、巴士、小巴、电车、轮渡等组成,每日约有1200万人次的实际载客量,约占香港日均交通出行量的90%。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香港在制定交通政策时一直奉行“公共交通优先”的理念。为此,香港实行了一系列限制私人交通的政策,如高额的首次登记税、车辆牌照费、高汽油税和桥梁隧道费等,这些费用加上市场形成的高停车费,都有效抑制了居民的私人交通工具购买和使用需求。

  截至2011年底,香港约有43万辆领有牌照的私家车,每1000人中仅拥有约60辆私家车,在国际大城市中比例相对较低。私家车约占香港机动车总数的七成,但平日上路的机动车中,私家车只占不到三成。大量私家车车主选择乘公交上下班,只有在节假日才会把车开出来。

  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香港积极推行以公共运输系统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政策,并鼓励市民利用公共运输服务出行,从而减少路面车辆。

  四通八达的港铁目前是香港多数民众出行的第一选择,每日载客约400万人次。香港地铁换乘极为便利,同台换乘不仅缩短了乘客换乘时间,也有效分散了换乘客流。地铁站出入口极多,蛛网般遍布车站周边,或延伸至楼宇内,既方便了乘客的出入,又减少了行人对于地面交通的干扰。

  把城市营造得像个“家”

  走在香港的居民区,孩子们荡秋千、玩滑梯时发出的欢呼声不时传到行人的耳中,为这个城市平添了一份温馨。香港的儿童娱乐设施大多由政府或基金会投资建设,不仅免费向众人开放,而且分布广泛、维护良好、场地干净,是孩子们玩耍的好去处。

  香港特区政府目前管辖的超过1500个公园和游乐场,大多免费向公众开放。这些场所遍布全港,大部分交通便利。此外,政府还提供游泳池场馆、网球场等多类体育设施,其绝大部分营运费用由政府补贴。

  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冯程淑仪告诉记者,香港维持各项体育设施的低收费水平,目的是确保收费在公众可负担的范围,以此鼓励市民持续进行运动,以提升市民的生活素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对于更多人来说,一个城市是否空气好、环境棒,也是营造“家”的感觉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如今影响香港城市空气的首要“罪魁祸首”是汽车尾气。为减少车辆尾气排放,特区政府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引进最严格的汽车燃料和尾气排放标准。从2010年7月1日起,香港开始实施欧盟五期汽车燃料标准,环保效益进一步提高。另外,为改善区域空气质量,香港与广东紧密合作,启用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量监控网络,携手治理空气污染。

  “地方化”与“国际化”和谐共存

  “叮当”“叮当”,在高楼林立的香港街头,带着满身斑斓广告的有轨电车行驶在群厦之间,很有怀旧的感觉。

  香港有轨电车因发出“叮当”声响而又被称为“叮当车”,已经驰骋百余年,是香港现存最古老且仍在使用的交通工具,也是世界上唯一全部采用双层电车的电车系统。

  木制的“一字排”坐椅,木制的车窗,斜向打开的玻璃窗,百年不变慢悠悠的行驶速度,“叮当车”带人穿过最热闹的香港街头,将港岛的繁华与世俗尽收眼底。它不仅是香港独具一格的旅游景点,也是香港历史和港式生活的象征。

  香港在发展成为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的同时,并没有丢掉属于自己的“城市底色”。这种“城市底色”的存在将香港与其他国际大都市区分开来,是“香港”之所以成为“香港”的关键密码。

  从上环的文武庙到九龙的“黄大仙”,从中环的前中央裁判司署到湾仔的景贤里,从长洲岛的老渔村到维港的天星小轮……一个个饱含地方历史生活风情的故事,不仅向人们讲述香港的过去与现在,还活生生地见证了香港的独特个性及中西文化合璧的特殊环境,这正是“地方化”与“国际化”在香港和谐共存的独特风景。

  走在香港街头,也许在某个巷口、某个转角,你总是会发现另一个“地方化”土生土长的香港,外表看似破败陈旧,内里却蕴含无限生机,与珠光宝气、雍容浮华的国际化香港的对应是那么强烈。而当地人这时总会自豪地告诉你:没错,这就是我爱的那个香港!(记者 刘欢)

【编辑:程涛】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