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香港海关累积检获象牙30吨 存毁两难(图)

2013年12月23日 10: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香港海关累积检获象牙30吨存毁两难(图)
    香港海关检获的走私象牙与日俱增,迄今累积总数超过30吨、市值逾13亿元。香港《大公报》图

  中新网12月23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随着邻近地区对象牙需求愈来愈殷切,香港沦为国际不法集团偷运象牙的跳板。香港海关检获的走私象牙与日俱增,迄今累积总数超过30吨、市值逾13亿元(港币,下同)。

  由于国际公约规限,香港不能公开拍卖受管制濒危物品,大量象牙不单令有关部门在储存、保安方面大费周章,近日更成为国际及本地爱护动物团体的话题,纷纷向政府呼吁将之销毁。

  对于被视为珍贵物品的象牙应否“付诸一炬”,市民、立法会议员都有不同看法,负责的渔护署目前则“举旗未定”;但无论如何,政府当如何恰当地处理被充公的象牙,已提上了议事日程。

  30吨象牙是个什么概念?香港海关一名高级官员解释说:“这个数量的象牙约可装满3/4个40呎(英尺)长货柜箱,如果摊开来‘晒太阳’则可摆满1个篮球场,都好壮观。”

  官员续说,黑市象牙不断涨价,近6年象牙原材料价格急升逾10倍,目前每公斤4.5万元,换言之政府搜获的象牙黑市价值超13亿元。

  海关搜获违禁品,一般是可转卖的就公开拍卖,收益拨归库房;一些具历史价值如古玩等物品则送回原有国家;至于如毒品或尸体(如肉类等)就会销毁。但象牙既非有害物质,毋须实时销毁,可是受制于国际公约却不能拿来公开拍卖,于是海关搜获的象牙便依法例视为“动物或动物的部分”转交渔护署处理。

  在许多中国人心目中,象牙是珍稀物品,可是特区政府拥有这样大量的象牙却未能视之为财富,近日更成为令人头痛的烫手山芋,原因是多个爱护动物组织向政府要求,销毁搜获的所有象牙。

  销毁有助打击非法屠杀

  支持销毁象牙的世界自然基金会,其香港分会环境保护高级项目主管梁士伦表示,销毁充公所得的象牙是多个国家的惯常做法,如美国、菲律宾等便是如此,他强调:“销毁象牙可以向非法捕猎大象及偷运象牙的不法分子发出最清晰的讯息,有助打击这类非法活动和保护大象。”不过,除销毁以外会否有其它可行方法,梁则未正面回答。

  环保人士有其绝对概念,可是民间和部分立法会议员却有不同看法。民建联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主席叶国谦表示,象牙属于受管制濒危物品,同时亦是珍贵物品,销毁未必是唯一恰当方法。

  叶表示:“当局执法目的是保护大象生存权利,制止野生大象遭非法猎杀及相关非法贸易。走私象牙是‘已经存在’物品,销毁象牙未必有助打击非法捕猎。”叶国谦认为,当局应该详细研究,妥善处理有关物品方法,减省保存相关象牙所需开支,亦有助善用珍贵资源。

  妥善处理善用珍贵资源

  同是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委员的涂谨申,亦认同销毁象牙并非唯一解决问题方法,他说:“象牙属于贵重物品,销毁可能造成浪费。”

  涂谨申补充,碍于法例规管,当局不能公开拍卖象牙;捐赠作教学或展览,亦涉及严格审批程序,难以令大量象牙迅速“消失”,建议当局考虑将捐赠网扩大至香港境外,有助减少当局储存象牙数量。

  此外,上月香港海关应南非当局主动要求,将一批2011年检获的走私犀牛角及象牙制品,运返南非来源地。但这种回送原产地的做法牵涉复杂的法律问题,涂谨申认为只能是个别性处理,对未来新增搜获的象牙也不能以同样方法处理。

  民间对销毁象牙有不同看法,政府方面也是“举旗未定”。有市民认为可将象牙捐给学校展览,教导学生自然保育意识,让小朋友在学校看到象牙的实物,再告诉他们,虽然象牙外形独特美观,但获取象牙代价是令非洲野生大象被非法猎杀而绝种,用这方式进行自然教育。

  香港渔护署称,署方正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指引,探讨《公约》内容许、又可行的其它方法处理象牙,例如销毁、储存等。当有具体建议后,署方会咨询保护稀有动植物咨询委员会意见(成员包括学者、非政府机构和业界代表)。委员会再根据《保护濒危动植物物种条例》,向渔护署提供建议,再决定妥善处理象牙方法。

  象牙贸易收入丰禁之不绝

  象牙制品有价有市,属于贵重工艺品之一,但人类长期捕杀获取象牙,令大象面临绝种危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早于24年前签署国际公约,取缔非法象牙贸易,希望保护野生大象。但由于部分国家地区随着经济急速发展,对高级工艺品需求殷切,吸引不法之徒继续铤而走险,令非法象牙贸易及相关走私勾当,至今禁之不绝。

【编辑:温雅琼】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