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港府第二份施政汇报:解决房屋问题为重中之重

2014年06月25日 09: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港府第二份施政汇报:解决房屋问题为重中之重
图片来源《文汇报》

  中新网6月25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特首梁振英及现届特区政府上任即将两周年,24日发表第二份《施政汇报》。汇报强调,解决住屋和土地供应问题是施政重中之重,港府不失时机大力增加土地和房屋供应以解决供求失衡,并推出需求管理措施以打击炒卖、稳定楼市。截至今年4月整体楼价月均仅上升0.1%,比去年首两个月月均上升2.7%大幅 减少,住宅物业价格在今年第一季更下跌约0.6%;长远房策则采取“供应主导”,制定未来10年供应47万个单位的目标,同时全力觅地和开发新土地以增加供应。

  第二份《施政汇报》昨日在网上发表,全份41页,总结于土地房屋、扶贫安老助弱及经济等9个范畴过去一年的工作进展。梁振英昨日早上在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传媒时简介了《施政汇报》部分要点。他说,过去2年,特区政府在各个重大课题上都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各项措施,两年来整体经济稳定,失业率极低,并有效遏止楼价上升,破天荒地制订“贫穷线”等。

  稳中求变重视长远规划

  梁振英续说,现届政府主张“稳中求变、适度有为”,重视长远规划,摒弃短期思维,未来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不少重大和迫切的政治、社会、经济、民生问题都有待解决,特区政府会继续本着这施政理念,集中力量做好今年的重点工作,即扶贫、安老、助弱、培育年轻一代、进一步发展经济、改善环境,使得大家有更好的生活,并希望全港市民能够与港府以积极、务实态度,实事求是,齐心一意建设更加美好香港。

  在昨日发布的《汇报》中指出,解决住屋和土地供应问题是本届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政府不失时机地大力增加土地和房屋供应,以期长远及根本地解决供求失衡问题。短中期而言,港府推出了一系列的需求管理措施,以打击短期投机炒卖、遏抑外来需求,以稳定私人 楼市,维持物业市场健康发展。 ”

  《汇报》介绍,港府措施已初见成效,楼市在过去一年渐见稳定,自新一轮需求管理措施于去年2月推出后,截至去年4月,整体楼价月均仅上升0.1%,比去年首两个月月均上升2.7%大幅减少,住宅物业价格在今年第一季更下跌约0.6%。

  善用熟地增短中长期供应

  在增加土地供应方面,《汇报》指港府尽量善用现有已开发土地,及开拓可供发展用途的新增土地,增加短、中和长期的土地供应。港府过去一年先后公布“新界东北新发展区规划及工程研究”最新建议,发展古洞北和粉岭北,提供约60000个住宅单位;完成 “东涌新市镇扩展研究”初步土地用途方案的公众参与活动,拟提供约50000个住宅单位及建设商业枢纽区;开展《发展新界北部地区初步可行性研究》;放宽薄扶林南面和华富鸷一带的发展限制,在6幅用地上发展公营房屋并配合重建华富鸷,合共增加约11900公屋及居屋单位等。

  《汇报》称,港府今年1月公布土地用途检讨工作结果,物色到全港约80幅面积共约150公顷可改作房屋发展的用地,连同先前已物色的土地,合共约150幅用地预计可在未来5年兴建逾21万个公私营单位;而去年度卖地计划共推售36幅住宅用地,可供兴建约13700个私人住宅单位,数量较上一年度大幅增加约67%,创自2000年至2001年度卖地计划以来的新高。

  筹备今年底预售2200新居屋单位

  在房屋方面,《汇报》指政府采取“供应主导”策略,制定未来10年公私营房屋的总供应目标,去年12月完成长远房屋策略的公众咨询,今年1月宣布以47万个单位作为未来10年的总房屋供应目标,公营房屋占六成约28万个单位,包括约20万个公屋单位和8万个居屋单位,并筹备于今年底预售首批约2,200个新建居屋单位,以重建房屋阶梯及响应年轻人及中低收入人士的置居诉求。

  力争区会地区支持“缺一不可”

  《汇报》强调,港府既须投放财政资源及克服土地供应和规划上的挑战,也要面对建造业人手紧张的困难,更须尽力争取区议会和地区的支持,“缺一不可”。

【编辑:杜静】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