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聚焦香港书展:武侠文学的起源与传承

2016年07月07日 20: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2016年香港书展以武侠为题 邀读者进入阅读江湖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香港7月7日电 (曾平 钟晓璐)第27届香港书展将于7月20至26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书展首次设立年度主题“武侠文学”。7日,武侠小说作家郑丰、被誉为“金庸御用插画师”的画家李志清、小说杂志《武侠世界》社长沈西城在香港细叙他们与武侠文学的故事。

  沈西城忆述指,上世纪30年代,香港已经出现书写黄飞鸿事迹的武侠小说,到50年代中,吴公仪与陈克夫在澳门比武轰动一时,随后有报章想借助武侠小说提升人气,邀请梁羽生、金庸等在报章撰写武侠小说连载,结果大获欢迎,出现越来越多的写作者,这股兴盛之风一直持续到80年代。

  李志清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为金庸小说的日本版创作插图,后来又与金庸合作开公司,将其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以画作的方式呈现。他说,金庸的作品故事性强,脉络清晰,改编成漫画也相对容易,但直言每个人对人物的想象并不一致,如果画出来的角色能有50%的读者认同已算成功。

  郑丰回忆指,父亲和哥哥都喜欢看金庸小说,在他们的熏陶下,自己很小就看完了金庸的全部作品,后来又重复看了几遍。她对在真实历史背景下书写历史人物,同时也混合塑造虚构人物的写法印象深刻,认为这种写法可以让读者感到好像这些事情真有发生过。1973年,郑丰出生时金庸已经封笔,于是她从初中开始尝试自己写武侠小说。

  谈及现在的武侠小说似乎陷入了某种衰落,三位讲者各自陈述了自己的看法。

  郑丰以西方奇幻小说作对比指,《魔戒》出世后很多人也以为再也不可能有作品能够超越,但后来又出现了哈利波特系列。她直言金庸确实是一座“好大的山”,但武侠小说一直都有很大读者群,年轻的作家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发挥。

  李志清认为,金庸的成功与当时历史、社会等客观环境和条件相关,年轻人未必可以成功沿袭金庸的老路。现在有作者一味追求感官刺激,也有些小说只有“武”没有“侠”,但其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狭义精神才是武侠小说的精髓。

  沈西城则指,小说只有好看和不好看两种,问题不在于某种小说类型是否衰落,优秀的作品自然不缺读者。(完)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