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香港“回归一代”的青春梦想与躁动

2016年07月08日 17:0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北京/香港7月8日电 题:香港“回归一代”的青春梦想与躁动

  新华社记者 齐湘辉 刘欢 张雅诗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机器人工程师,毕业前先在学校实验室向教授学习基础知识,毕业后可以赴海外留学,将来进入与机器人行业相关的企业工作。”

  这是正在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就读的刘约翰的梦想。刘约翰生于1997年,正值香港回归那一年。对这些出生于香港回归前后、“一国两制”下成长的青少年,人们称之为“回归一代”。

  这19年来,他们经历着香港特区发生的大小事情,与这片土地一起走过低谷与高潮。同年轻的香港特区一样,他们既迎来了风华正茂的岁月,也难免面临“青春期躁动”的困扰。

  “回归之后港人当家做主,对自己的生活、文化,甚至环境都有了新的思考。相较于上一辈而言,我们这一代香港年轻人更关心本地的社会事务。”在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的港生陈天虹说。

  陈天虹4年前从香港大学硕士毕业,选择“北上”继续深造。“我的人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南方,来北方读书,可以获得‘北方’的思维,两种思维方式可以让我获得更多探索事物的角度。”

  来内地四年,陈天虹不仅仅是“读万卷书”,更利用时间“行万里路”。最近1个半月,他已经游走了西北、西南、东北的9个省区。

  游历中,陈天虹印象最深的是“到处都在修地铁”,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些地区在科技、经济、民生等方面发展速度不比内地一线城市弱,国家的软实力比从前有很大的进步。

  即将博士毕业的陈天虹将返回香港工作。回港后,他希望能充分利用到他在内地的学习经验,从事与内地香港教育相关的工作,推动两地的教育发展,取长补短。

  “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是香港这一代青少年面临的特殊的时代背景。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抱有梦想,对家园的发展抱有期待,各人早在心底描绘出一幅幅未来的蓝图。

  正是出于能为香港、内地的共同繁荣施展自身才华的渴望,他们对于香港的教育、社会的纷争、与其他地方相比的竞争力等议题都非常关注,也希望香港将来继续发展、减少纷争、更加融洽。

  在公屋长大的刘约翰,特别体会到香港青年人的不易,尤其关注香港高企的楼价。他认为,这是他们一代人要面对的最大难题。“楼价如此高,我希望政府可以大刀阔斧改革,让青年人可以有一个安身立命的住所。”

  这一代普遍感受到竞争的激烈。今年14岁的香港少年梁思宏即将升读高中。从小到大,梁思宏一直承受着沉重的学习压力,上各种补习班,不停追赶大大小小的目标,跨越不同的障碍。

  不过,他在学业上努力奋斗的同时,并没有把梦想埋没,不忘为自己订立职业志向:投身“杏林”。“我梦想将来能当一名医生,因为家里人很多都是长者,希望能尽我的能力照顾和帮助他们。”

  虽然梁思宏来自中产家庭,并不愁衣食。但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他依然充满了对将来拥有安稳生活的期望,靠自己双手打拼的渴求。从现实角度看,在香港当医生收入高,他向记者表示,希望赚取理想的薪酬,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同样出生于1997年,刘约翰的大学同学张辉力对于将来似乎少了一份激情,平淡生活便是他最大的愿望。“我想在家读好书然后求到一个好职位,以后平安地生活。”

  中学就读国际学校、来自富裕家庭的张辉力坦言,自己对社会议题的关注比较少,也不热衷于参加学生组织和社团,可是近几年香港社会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让他对这些问题日渐关注起来:“我认为政府一定要与民众沟通对话。”

  张辉力并不认为社会矛盾和撕裂等问题来自于内地人来港。他认为,随着内地与香港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两地人员往来日渐密切,两地保持良性互动很重要,希望双方都能释放更多的善意。

  刘约翰认为,香港与内地同心协力是必须的,“这关乎港人的福祉”。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需要背靠祖国发展,虽然内地与香港彼此之间的互信和沟通仍有些摩擦,但应该会逐步得到改善。

  在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港青周诗妤发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已经不亚于香港。尤其是内地近些年的蓬勃创新氛围让她备受感染,她考虑自己毕业后“在内地发展,可能在餐饮或新媒体方面进行创业。”

  “因为‘占中’等事件,外界有的人对我们这一代可能抱有误解,认为我们太过偏激。其实,参加占中的只是香港年轻人中极少的部分,并不代表所有香港年轻人的想法。”周诗妤说,“我们这一代也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让香港的明天更美好。”(实习生黄宇彻、马元豪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辑:王诗尧】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