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科创为香港拓新机 港区委员期大湾区“三赢”

2018年03月10日 10: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两会综述)科创为香港拓新机 港区委员期大湾区“三赢”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杨程晨)全国两会期间,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等多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科技创新发展料将成为香港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为科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香港创新及科技局成立于2015年底。次年起,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年度《施政报告》都将科技创新内容单列成章。

  黄锦辉介绍,创新及科技局成立前,香港的科技创新多为上游推动,即研究机构取得成果后向企业推介;现在,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做出调整,创科局向工业界提供经费,相关企业可主动找研究机构开发科研项目。

  今年2月,港府公布的新一年财政预算案预留500亿港元推动科创产业发展,该数字为2017年预算的五倍。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浸会大学前校长陈新滋说,预料500亿港元不会一次性投到相关产业,而是以基金形式长线投资;成果不会今年就显现,但符合科创产业需要较长推动周期的特点。

  “发挥‘国家所需、香港所长’一定是双向的。”黄锦辉希望,优化深圳河两岸的科创产业布局,上游主要在南岸,深圳可负责引领中下游产业;香港的科研团队在深圳科创企业做成果转化,深圳的青创团队透过香港的平台“走出去”。

  陈新滋持有相近观点。今年全国政协大会期间,他以医药研究领域为例提交提案,建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新药研发联合实验室。

  在陈新滋看来,广东医药企业多、临床资源丰富,香港高校相关基础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澳门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具优势。联合实验室连通三地研究机构一同工作,未来还拟纳入企业,更好地实现成果转化。他说,大湾区内科技创新发展可实现“三赢”。

  当前,粤港澳科创合作具体事务仍有一定的阻碍。黄锦辉举例,深圳团队来港做测试,只能以自由行方式通关。他建议,借鉴两地车牌经验来改良工作签证,满足条件的工作者持可较快通行过关的工作证件,“这不仅是粤港两地的事,更需要国家层面去解决”。

  身为中科院院士,陈新滋从香港浸会大学校长一职退休后,来到广州中山大学药学院担任全职教授,从事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科研工作。

  他坦言,目前来内地工作的香港科研人员还不多,但大湾区建设带动科技产业兴起,会让香港的科学家更有意愿参与。内地鼓励科学家进行成果转化,长远看,转化一旦成功、带来的收入远高于普通薪资。

  “科学家要知道自己热爱什么,要看清科技创新的环境,更要看到将来的潜力”,陈新滋说。(完)

【编辑:叶攀】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