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称美大选第三辩不只是舌尖战 对华政策异动

2012年10月18日 07:25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奥罗辩论言辞背后,折射出美国政策可能异动的信号。这种异动因其经济复苏预期增强和全球战略布局调整,而正在显现。

  美国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罗姆尼16日晚,在位于纽约州的霍夫斯特拉大学举行双方第二场辩论,接受民众在内政和外交方面的提问。这是一场“天王山”之战。首场电视辩论罗姆尼的胜利,不仅让奥巴马失去了仅在一个月前还领先的民意和选举人团票数优势,还将其逼到了背水一战的境地。

  这也决定了奥罗之辩的风格选择:重要的不是国家治理理念和发展预期的系统陈述,而是对对手失误的敏锐把握,以及犀利语言风格的使用。从这个角度说,“二辩”需要更多改变的是奥巴马。

  美总统候选人“二辩”,实际上是风度、表达能力、对手失误揭示程度的组合比拼。“二辩”攻防,主要围绕高企的失业率和乏力的经济复苏,以及外交事务的敏感内容展开。作为主政方,奥巴马需要对于经济问题做出合理解释,但这更是罗姆尼较为擅长的领域。作为贝恩资本创始人,罗姆尼具有更多的实际经验。而在外交话题上,奥巴马有更多的发言权。“二辩”议程的设置,基本决定了二人的临场发挥,如此一来胜负已定:奥巴马扳回一城。

  值得注意的是,奥罗“二辩”高达20次提到中国。其中涉及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等领域。结果表明,罗姆尼通过对华强硬以展现“政治正确”的意图没有实现。但是,奥罗双方不同程度地共同选择了对华强硬的一面,其背后折射的已非玩弄大选季的“政治手段”这么简单。

  事实上,美国此次大选,中国议题与美国内政、外交并列三大话题,对华强硬的言辞也达到了新的频率。这些言辞背后,折射出美国政策可能异动的信号。这种异动因其经济复苏预期增强和全球战略布局调整,而正在显现。也就是说,在言辞背后,未必不是实际上的议程准备。从这个角度说,奥罗对华言辞不仅有政治利益考量,至少在客观上也起着民意动员的作用。这一点,其实在预备的最后一场辩论话题中也可见端倪:第三场辩论,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将是重点。

  无论奥罗谁最后胜出,其在辩论中的表现都不仅是比赛嘴利牙尖的舌战。对此,需要有充分认知。 (徐立凡)

【编辑:李雨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