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盘点各国中产生活 美国中产活得好但也不轻松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9月02日 14:12 来源:《环球》杂志 参与互动(0)

  说起中产,很多人马上会想到美国的生活场景:住在郊区,有一幢房子、两辆汽车,还有两三个孩子和一条狗,夫妇俩看着电视,吃着爆米花,喝着可口可乐,坐在沙发上不停地发胖……

  这是“美国式”中产。但各国情况不同。

  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中产呢?

  根据国际相关机构的定义,如果单从收入角度看,中产阶层(或中产阶级、中等收入层、中间所得层)一般是指年收入在5000美元(约合3万元人民币)到35000美元(约合21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人群。

  他们相对富足,衣食无忧,构成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当然,随着经济的波动,他们有时仍需为生活奔忙发愁。

  但在一些国家,收入多少,也并非衡量中产的唯一标准。

  如在英国,衡量中产,更多的是一些诸如家庭背景、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软性因素,因此很多挣得比中产阶层还多的蓝领,依旧被归为“工人阶层”。打高尔夫球、网球是中产者的运动,尽管足球是英国最流行的运动,但有时还是被归为工人阶层的趣味。

  可以说,中产,既是一个经济意义上的阶层,但同时也与精神的满足感有着莫大的关系。

  而且,中产的消长,也与一国的国运密切相关。在一些专家看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的中产阶层开始萎缩,新兴经济体的中产阶层则逐渐壮大,这也预示着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而深远的变化。

  菲利普一家住在美国的西雅图,夫妇二人都在当地一家IT公司工作。几年前,两人贷款35万美元(约合210万元人民币)买了一栋200平方米的房子,车库、草坪等一应俱全,街边绿树成行,环境幽静。

  夫妻二人每天上班、买菜、做饭,周末开着车去附近的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徒步。但是,除去每月房贷、车贷、税金、保险、汽油和其他生活必需费用,一个月两人虽不至于“月光”,但存款也所剩无几。

  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层的家庭,有房、有车、有闲,但存款也不多。那么在其他国家,怎样才算得上中产呢?

  美国中产:活得好但也不轻松

  每天中午,奥利弗穿着自己最喜欢的鳄鱼T恤,再配上一顶棒球帽,约上朋友,就下馆子吃饭了。

  奥利弗一家住在美国洛杉矶。奥利弗本人移民美国有16年了,他在餐馆洗过碗,在烤鸭店片过鸭子,扛过摄像机,近几年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媒体公司,雇了五六名员工,也终于由此挤入了美国庞大的中产阶级人群。

  奥利弗的妻子也没闲着,她在一家外资企业当会计。夫妇二人有一个儿子,正在上初二。

  一到下午三点,儿子放学后,奥利弗就开始忙碌了,带着儿子奔走在各种课后补习班和兴趣班,弹钢琴、练游泳、打网球,每天一种。

  奥利弗到现在还开着2000年买的一辆丰田凯美瑞。为了儿子上学,两口子挑了一个好的学区,买下一栋两室一厅三卫的公寓,还在远郊贷款投资了两处房产。

  说起美国中产家庭,大概普遍能得到这样的画面:住在郊区,一幢有两间至四间卧室的房子(分期付款),两三个孩子,一只狗,两部汽车(分期付款)……

  照此,奥利弗一家算是比较典型的美国中产阶层家庭了。在美国这样一个橄榄型社会,中产阶层属于最多的中间层。不过,要找一个标准却不容易,如果非要找一个划分标准,在美国百科全书上有这样一个标准:上层中产(占15%),主要是律师、医生、会计师、作家、编辑、工程师等,年收入10万美元(约合61万元人民币)以上,至少是大学学历;下层中产(占32%),半职业、手工艺人和其它有一定自主权的工作人员,年收入3.5万美元(约合21万元人民币)以上,受过一些教育。

  在美国,即使年薪有10万美元,生活也并不是件非常轻松的事情。拿10万美元年薪来说,要扣除35%的联邦税,房贷或房租加上车的费用(保险、汽油或买车分期付款还的贷款)又要花费30%至40%,剩下的可支配收入也就每月两三千美元。这要应付一家人的吃、穿、行和孩子的教育费用,再加上日常生活中其他税照缴,实在是不宽裕。年轻月光族,甚至是负债族屡见不鲜。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美国,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也送他去美国,因为那里是地狱。对于老人和儿童,美国的确是天堂。而对于大多数中产阶层来说,在美国生活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英国中产:收入非最重要指标

  要定义什么是英国中产阶层,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的参照标准很多很细,不仅事关职业、收入,还关系到个人兴趣、文化品位以及家庭背景。有人开玩笑说,英国中产阶层的定义跟其中产的人数一样多。

  不久前,BBC搞了一个英国迄今最大的有关社会阶层的调查,访问了16万人,依据经济资产、社会资产(社会地位、影响力等)和文化资产(兴趣取向等)把英国社会划分成了七个阶层,从BBC的分层来看,中产圈子至少可以包含第二到第四这三个层级的人群。

  第二层级是世家中产阶层,即财富仅次于精英阶层,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均相当雄厚。这也是各阶层中社交层面最广泛的。占人口的25%,平均年龄46岁。第三层级是技术型中产阶层,即一个规模不大却特色明显的新兴类型。这一阶层社交层面相对有局限并对文化生活追求有限。占人口的6%,平均年龄56岁。第四层级是新型富有工作者,即一个年轻和社会、文化上活跃的新阶层,拥有中等收入和经济资本水平。占人口的15%,平均年龄44岁。

  今年3月一项涉及2000个样本的调查结果被英国各大主流媒体广泛引用。根据这个调查,英国的一个全职中产人士年收入是24744英镑(约合23万元人民币),如果妻子或伴侣的收入差不多,那么这样一个家庭的年收入是43592英镑(约合41万元人民币);拥有一套价值近28万英镑(约合260万元人民币)、有三个卧室的独栋房子;有一到两辆汽车,通常是福特、范克斯霍尔(美国通用收购的一个原英国本土品牌)或者丰田;家里有约26000英镑的存款或投资品。

  不过,对于英国人来说,经济收入还真不是最重要的指标。英国人会说,即使你挣得比我多得多,可以炫耀你的房子、车子,可你毕业的学校没啥名气,你的口音一听就是外乡人,更别说你还喜欢橄榄球这种“傻粗”的运动项目,就凭这些,你就别往自己身上贴什么中产的标签。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毕业于著名的伊顿公学,仅此一项按英国传统标准就被公认是中产阶层出身,但他称自己属于“较低的中上阶层”,因为其经济收入比很多阶层更低的人还少。

  那些调查结果在英国人当中引发了热烈讨论,但大家还是记不住这么繁琐的分层法,也对其各执己见吐槽不断。但可以公认的是,衡量英国社会的结构,仅仅用收入这把尺子是绝对不够的。

  德国中产:很看重生活品质

  德国姑娘米兰妮和父母以及弟弟一家四口居住在距离法兰克福市50公里左右的一个宁静的小镇上。如果不算地下室,米兰妮家的三层别墅总面积也超过300平方米了,屋子前面的小院种满了各种鲜花,出门左转溜达三五分钟就可以望见成片的森林。

  在米兰妮所在的小区里面,他们居住的房子并不算突出。在类似法兰克福的大城市中心工作,同时城外买个大房子,周围绿草如茵,绿树环绕,这是很多德国中产阶层都向往的一种生活。

  在德国,中产阶层被视为社会的中流砥柱。然而,人们对于德国中产阶层的定义却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去年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的一份研究试着从收入上对中产阶层进行简单的划分:如果一个德国人的工资水平在全国平均工资的70%到150%之间,那么他(她)就是德国中产阶层中的一员。以一个拥有两个小孩的四口之家为例,月收入在2400欧元(约合2万元人民币)到5000欧元(约合4万元人民币)之间的家庭都是中产阶层。

  贝塔斯曼的研究认为,德国中产阶层的构成显得十分复杂,并没有明确的职业界限,其中囊括了律师、建筑师、公务员、艺术家、老师、音乐家、记者甚至政治家等多个种类,德国中产阶层占总人口的58%左右。

  按照这个标准,米兰妮一家是典型的德国中产家庭。如果拿米兰妮一家的生活作为样板,大概可以管窥德国中产阶层的一些生活共性。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中产阶层追求高品位的生活不同,德国中产阶层大多不过分追求名牌消费,却格外看重生活品质。他们基本不买顶级国际品牌服饰,但也看不上低档商品。在他们眼中,最低端的服饰往往意味着价格低廉,做工粗糙。因此,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标准:款式一定要入时,做工一定要相对精细。

  他们对食物要求不高,日常吃饭相对简单,同时也会时常去尝试城里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餐馆。在夏天来临之际,全家人一起在户外烧烤,喝喝酒恐怕要算他们最喜爱的“节目”之一。因此,他们不惜重金购买名牌烧烤架。

  他们对居住环境十分在意。虽不讲究奢华,却也不肯将就去宜家选购家具。米兰妮一家都坚信:床是每天晚上伴随自己的必需品,十分重要,因而也值得重点投资。而床垫更是重中之重,三四年之后软硬度会发生变化,是一定要更换的。

  米兰妮一家四口各自都有轿车,父亲和弟弟还各有两辆。作为德国人,米兰妮一家都购买的是德国生产的品牌相对高端的轿车,但父母的宝马开了不少年,虽然老旧却依然能用,也就一直没换。

【编辑:张艾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