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联储会议拟退出量化宽松 金价下跌将在所难免

2013年09月18日 08:43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为期两天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较之以往,本次会议更能牵动全球经济的神经,因为目前市场已经把这次的政策会议视为美国退出量化宽松,也就是QE的开始。

  本次会议另一个关注焦点是美联储主席将要换届。原本市场普遍预期,新一任的美联储主席将会在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和现任美联储副主席珍妮特-耶伦中产生,然而在上周末,萨默斯致电奥巴马,表示退出美联储主席的角逐,这令美联储主席之争豁然开朗。事实上,通过谁当选主席能看出退出QE的时间表。

  今天是会议的第一天,凤凰卫视驻美国记者庞哲介绍了有关会议进展和内容的最新消息。

  这次会议要召开两天,按照惯例,美联储会在会议结束后发布相关决定和消息,因此到目前为止,有关会议的具体内容和细节还没有公布,在周三举行完会议后,大约在北京时间9月19号凌晨2点,美联储将会公布利率决议和给出经济预期,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会在会后召开记者发布会。

  目前黄金等贵金属市场的人气十分低落,市场都在静待此次会议上美联储是否会宣布,将每月购买的债券量从850亿美元缩减至750亿美元。此前消费者预计,如果萨默斯成为美联储主席,他的缩减购债计划规模速度会更快,届时全球金融市场可能将遭到很大冲击,而且萨默斯一直反对量化宽松政策,相较用货币政策控制经济,萨默斯更倾向于财政政策,是典型的鹰派代表。

  萨默斯退出角逐,令现任的美联储副主席的耶伦的形势一片大好,88%的受访者对象预计,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提名耶伦为美联储下一任主席。在货币政策方面耶伦持鸽派观念,由于她和伯南克鸽派的政策理念一致,耶伦主张是更为谨慎的退出美联储每月850亿元的购债计划。如果当选将有利于量化宽松政策平稳退出,对于金融市场的冲击也会有所控制。不过目前47位受访的经济学家、货币经济人和华尔街策略师们都预计,美联储这一次可能将每个月85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规模缩减大约150亿美元,如果美联储按照市场的预期削减量化宽松,金价下跌将在所难免。

  在此情形下,预计第四季度的金价整体水平将位于1300美元每盎司附近,如果美联储以反市场的预期将缩减的量化宽松推迟至12月份,那么短期内金价依然有上升空间,不过推迟缩减的概率较小,9月份本来就风险密布,投资者应理性考虑以风险控制为第一位。

  自从今年5月末以来,市场就一直在讨论美联储削减量化宽松,很多人并不明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意味着什么?将会带来哪些影响?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做出解答。    

  美国一旦退出量化宽松,对中国、中国老百姓有什么影响?

  宋鸿兵:最直接的,我们会看到国债利息飙升,收益率飙升,会导致中国储备资产出现严重缩水,从5月到8月美联储的美国国债损失就已经高达3千亿美元。中国持美国国债的损失也肯定是数千亿美元。退出量化宽松意味着货币出现了紧缩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国内的所谓流动性的供应出现收缩,像今年5月、6月出现钱荒。这个现象如果说在最近再度出现的话,真是开始减少购债量了,这个对于中国和其他经济市场国家的压力可能将会越来越大,最终出现在老百姓身上是贷款更容易了,进行融资或者倒钱会越变越困难,银行的紧绷程度和拆借资金利率可能都会上升。

  对于投资理财产品的人可能会有好处,因为像5、6月份以来理财产品回报率很多都已经在5%以上,说不定这个情况会持续,还可能更高。所以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会有这种好处,但是对于股票和债券的投资者机构来说,这就不一定是个好消息,而且人民币会出现比较大的贬值,越来越强的贬值压力。

  为了将退出量化宽松对全球经济的震动减到最小,目前美联储要采取什么措施?

  宋鸿兵:我判断,9月份这次会议未必会宣布10月份会实实在在开始动,这样给市场一个缓和的余地,让大家还有一些盼头,可能在稍候一些时间再开始逐渐退出,或者改变这种口风,但是可能需要一种较强的对美元的国际需求的突发事件,或某种特殊的能够提振美元的事情,来作为一个退出量化宽松的对冲,也就是退出过程当中大家可能会使国债收益率上升,但是某些事件又会使大家追求美国国债作为避风港,这两个事情会产生一种对冲。

  其实这次叙利亚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只不过这个事并没有真正恶化下去,所以美国国债的收益率现在还停留在比较高的位置,所以可能现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缓一缓,等待一些比较好的时机,能够产生一种对冲事件,这样才有可能全身而退,否则很难避免对金融市场的重大冲击,以及对全球各个国家的重大冲击。

【编辑:叶士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