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政府非核心部门临时关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2013年10月01日 14:1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美国联邦政府的2014财年已经从10月1日开始,由于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尚未解决新财年的政府预算分歧,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被迫重蹈17年前的关门覆辙。以下通过问答形式来解读美国政府这次临时关门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影响。

  问:美国政府非核心部门关门是大事还是小事?

  答:说大不大,毕竟只是政府非核心部门关门,军队、边防、公共安全等核心部门运作不会受冲击:邮局还开门,警察还执勤,老人还可以照常去领退休金。况且,美国社会的自治能力颇强,各种非政府组织也能量不小,即便政府暂时不能提供部分公共服务,整个社会运行、普通美国人的生活也不会遭受太大冲击。

  但政府部门关门也绝不是小事,约有100万联邦雇员将回家休假,联邦法院的庭审可能会延期,部分公立医院的接诊会暂停,国家公园等旅游景点会暂时关门。

  问:美国政府非核心部门关门跟中国人有关系吗?

  答:有关系,尤其是中国赴美游客会受到影响。美国著名的一些景点如黄石国家公园、红杉国家公园等都会关门,如果你正好预定了这个时间去旅行的话会吃“闭门羹”。另外,中国游客必去的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旅游吸引力也会骤降,罗斯福总统纪念公园、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国会图书馆、林肯纪念堂、美国国家档案馆、国家动物园等一系列有名景点都会关门。

  问:美国政府非核心关门是史无前例吗?

  答:不是,其实是见怪不怪。过去三十年里有一半时间,美国政府部门都或长或短地面临关门危机。上一次长时间、大规模政府关门事件发生在1995年底至1996年初的克林顿总统执政期间,两党因为预算谈判破裂,部分政府部门关门近一个月。

  问:美国政府部门为什么会关门?

  答:因为政府预算没通过,政府没钱了。10月1日是美国政府新一财政年度的开始,然而支持政府运作的新财年财政预算却迟迟得不到批准。按照美国宪法,政府财政预算需要得到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批准方能生效。然而,目前由民主党把持的参议院和由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却针尖对麦芒,导致预算案迟迟不得通过。预算案不通过,政府就拿不到办公经费,部分部门只能暂时关门。

  问:美国国会为什么不批准政府预算?

  答:其实政府预算是“躺枪”,国会两党的分歧并不在政府预算案上,分歧焦点是奥巴马医改法案。坚决反对医改的共和党试图通过给政府预算附加条件来阻挠医改实施,而民主党则坚决反对这种捆绑做法,要求一码归一码,预算是预算,医改是医改。所以,美国政府部门临时关门其实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问:为什么奥巴马医改会惹这么大麻烦?

  答:公平和效率关系处理不好的恶果。奥巴马希望给更多穷苦美国人提供医疗保险,医疗改革也已成为奥巴马第一任期的最重要政绩。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羊毛出在羊身上,穷人的医保钱最后是要其他人来补贴。为此美国政府加征了部分税收,而普通人的医保费用这两年也因此大幅上涨。共和党从一开始就反对奥巴马医改,在2011年成为众议院多数党后,共和党为了阻挠给奥巴马医改拨款或拖延医改实施,已采取了约40次立法活动。

  问:这次政府部门临时关门会多久?

  答:可能几个小时,可能几天,也可能几周。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政府临时关门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尤其是如果美国股市周二开盘因此暴跌的话,国会两党将遭遇更大压力。随着政府关门时间加长,民怨会越来越大,民意压力会最终逼迫国会两党达成妥协。

  问:政府部门临时关门对美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答:美国国会研究所的数据显示,1996年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关门给美国造成了超过14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美国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日前预计,如果发生为期两周的政府停摆,将会使得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减少0.3个百分点;如果长达三至四周,则会拖累经济增长率多达1.4个百分点。

  问:美国政府部门关门对其他国家有何影响?

  答:暂时没有太大影响,部分双边交往可能会受到影响,比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将被迫取消一些出差项目。但如果美国国会在未来两周内还解决不了分歧,届时更大的、可能造成国际影响的麻烦就会出现。

  如果美国国会继续将预算案上的别扭闹下去,不能在10月15日前后达成一致提高美国的公共债务上限,那么美国国债将出现违约。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引发国际金融动荡。但路透社的调查显示,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低于10%。(综合新华社驻北京记者金旼旼,驻华盛顿记者蒋旭峰、樊宇报道)

【编辑:李雨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