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014国际安全形势看点:中日仍存擦枪走火风险

2014年01月09日 05:5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2013年12月12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北约国际安全援助部队总部外发生巨大爆炸。

  人民视觉

  2013年9月18日,菲律宾三描礼士省,美国和菲律宾海军士兵参加两国联合两栖登陆演习。

  人民视觉

2013年12月22日,叙利亚阿勒颇郊区,人们在废墟中搜索幸存者。

  人民视觉

2013年12月22日,乌克兰基辅,亲欧盟抗议者在独立广场持续集会。

  人民视觉

  2013年9月25日,美国华盛顿,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亚历山大出席第四届年度网络安全峰会时,讨论了“媒体泄露”这一话题,并且为国家监控方案辩护。

   新的一年,美国对叙利亚动武的可能是否还在?美军撤离后,阿富汗局势是否会再次失控?斯诺登事件是否会让美国有所收敛,从而使网络更加让人放心?诸如此类的问号还有很多,概括为一句话:与2013年相比,2014年是否更安全?

  美 国

  “再平衡战略”难有大作为

  从国内看,美国经济出现温和复苏,但仍未摆脱金融危机阴影。2014年是美国中期选举年,共和、民主两党将继续恶斗内政。加之近年来美国孤立主义思潮抬头,奥巴马不得不更加关注内政事务,在新年度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腾挪空间有限。

  在外交上,美国不会放松对亚太的“再平衡”,因为这里是世界经济的引擎,是国际安全的支点。新举动将包括:一是继续强化与盟国关系。美国要“平衡”亚太,必然会强化同盟关系和巩固新伙伴关系。在日本修宪、集体自卫权和扩军上,美国采取默许态度。但去年12月26日美国对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表示失望很不寻常,表明美国不可能让安倍走得太远,伤害美国的亚太利益。二是着力经营亚太防御体系,争取相关国家军事合作,谋取立脚点;向亚太部署多种武器装备,兵力在有条不紊地就位。三是确保美元体制在亚太的主导地位。美国力推TPP等安排,目的在于阻止亚洲形成统一的贸易集团,全面介入区域一体化进程,确保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四是修复因“再平衡”而受损的大国关系。

  叙利亚

  不排除西方动武可能性

  2014年,叙利亚危机将进入摊牌之年。自2011年叙出现动荡以来,美国及其盟友立即介入,目标是支持反对派推翻巴沙尔政权,拆散伊朗—叙利亚战略同盟。

  2013年8月“化武事件”置巴沙尔政权于危急境地,美、法等国决定对叙动武,并展开军事部署。关键时刻,俄罗斯提出“化武换和平”倡议,同时被巴沙尔和美欧接受。美俄就召开第二次涉叙日内瓦会议达成共识,以实现叙政治过渡。

  上述发展给世界造成叙危机有望政治解决的印象。但是,政治解决是有先决条件的,巴沙尔必须满足美及盟友要求,主动下台。这也是美欧主张的“政治过渡”的核心涵义。而这恰恰是双方最没有回旋余地的问题。

  叙销毁化武并未消除美动武的口实,只是将其推迟。美暂时不动武的原因有三:其一,叙被迫交出化武,既是美“道义胜利”,也为后续动武免除了忧患;其二,叙军正与极端宗教武装和“基地”等恐怖组织作战,美乐见两败俱伤;其三,反对派尚难推出令美满意并有能力取代巴沙尔的领导人。

  因此,一旦巴沙尔参选并蝉联总统,则可能成为美动武的主要刺激因素。理由可能包括指责叙“仍有藏匿”化武,推动国际刑庭指控巴沙尔犯有对平民使用化武的“反人类罪”,并“限期”叙政府交出巴沙尔,如遭拒,就动武,改变战场力量对比,支持反对派推翻巴沙尔。

  阿富汗

  国家重建存在诸多变数

  由于关系到阿富汗的主权和美国未来十年在阿布局,美阿《双边安全协议》经历一年多的角力,终于在前不久成形,并通过大支尔格会议批准。但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提出新要求,推迟签署协议。美国以全部撤军及切断对阿援助相要挟,威逼卡尔扎伊尽快签字。卡尔扎伊一方面判定美国不会放弃阿富汗、以此为赌注争取更多权益,另一方面谋求摆脱日后背负“签约卖国”的骂名。美阿最终签署协议的可能性较大,但如若美国启动全部撤军计划,阿富汗未来局势动荡趋势将加剧。

  阿富汗将于2014年4月5日举行总统选举。在当前形势下,阿富汗能否按预定计划进行大选,大选会否引发动乱,何人最终胜出,都有诸多未知因素。大选结果需要得到阿多数民众的认可,否则恐将成为爆发内乱的导火索。

  伴随美国撤军,阿富汗军警将逐步独立承担国家安保责任,其能力将接受考验。阿富汗塔利班的实力已不复当年勇,卷土重来的可能性较小,但对国家重建的破坏力不容低估。阿塔温和派为谋求撤军后获得更大政治空间,和谈是其最现实选择;强硬派则倾向于等待美军撤离后留下的“安全真空”。阿政府与塔利班迟迟未能展开和谈,阿国内难以实现长久和平与稳定。

  乌克兰

  俄欧展开“金元外交”博弈

  2013年11月21日,乌克兰政府突然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引发了乌国内持续不断的大规模抗议,酿成了继2004年乌“橙色革命”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这场危机不仅凸显了乌国内政治的深刻矛盾,更折射出俄欧在乌所展开的激烈地缘政治博弈。乌克兰暂停入欧进程,俄罗斯在这场博弈中虽占据上风却并未完胜。

  在俄欧各自地缘战略布局中,乌克兰均居于首要地位。随着乌国内政治危机的持续发酵,俄欧在乌博弈随即进入“金元外交”阶段。欧盟计划2014年向乌提供8800万欧元预算支持资金。俄罗斯已宣布将对乌天然气价格降低1/3并购买150亿美元乌国债。在当前欧元区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欧盟很难满足乌方为达成协定而提出的资金要求。面对俄罗斯在资金上对乌的大力支持,欧盟在2014年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扳回局面尚不明朗。

  面对复杂的国内政治局势,乌克兰如何走出政治危机近期将成为俄欧在乌博弈的关键。

  周边海域

  杂音不改“东紧南稳”态势

  2013年中国周边海洋形势呈现“东紧南稳”态势,2014年的海上形势将延续这一态势。

  2014年,安倍政府的政策焦点很可能从经济转向安保议题,不会放弃利用东海紧张来推动修宪扩军。安倍表示不会接受“中日共管钓鱼岛”,有些政客扬言将中国的东海油气开发活动提交国际仲裁,再加上“东海防空识别区”后续效应的持续释放,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给中日关系制造了新的障碍,中日关系短期转圜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双方虽都无意挑起冲突,但擦枪走火的风险依然存在。

  南海合作将处于上升轨道,已签协议有待落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被充实更多内涵,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的细化方案有望出台,“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磋商将稳步推进。当然,南海仍然会有杂音干扰,但掀不起大风浪。南海的暗流则是美日等国基于不同利益考量和对国际规则的不同理解,加大介入力度,将南海问题视为牵制和防范中国的重要抓手。

  西亚非洲

  动荡隐患难以根本消除

  种族、教派、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南苏丹新生政权孱弱,当权派中的丁卡族与努维尔族内讧难息,危机虽有暂缓的可能,但根本矛盾不易化解,动荡隐患难以消除。埃及“二次革命”后,军方竭力控局,穆兄会被宣布为恐怖组织后不会善罢甘休,正积聚力量,伺机进行新一轮对决,埃及短期内难避动荡与混乱的局面。与穆兄会关系密切的土耳其执政党倘若继续推行过于宗教化的政策,则国内骚乱将再次风生水起。也门、利比亚等国艰难转型,政府维稳进程中将充斥暴力与动乱。

  2014年,恐怖势力将继续在西亚北非地区趁乱坐大,“尼日利亚博科圣地”“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索马里青年党”等恐怖组织将加强合作,相互联动,将西亚北非地区打造为恐怖活动的新策源地和大本营。基地组织将加大对地区国家的渗透和搅局力度,肯尼亚、尼日利亚、利比亚、也门、马里、伊拉克等国的恐怖活动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

  朝鲜半岛

  如何良性互动最为关键

  在地区形势仍处僵局的大背景下,朝韩主动向对方显示灵活均有难度,要松动在无核化问题上的严重对立更非易事。2013年的情况显示,两国内政方面都出现新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对外交政策和与对方关系有负面影响:韩国朴槿惠总统支持率从上台之初超过70%跌至年末的40%,直接原因是经济改革目标未能兑现,以及表现为选举过程被质疑、一直未能平息的朝野党争。已有分析认为这将导致2014年韩国进一步收紧对朝政策以转移执政党压力。不论是韩国因此误判形势而调整政策方向,还是朝鲜为避免政局再受冲击而试图把焦点引向外部,都极易导致双方关系再起波澜甚至擦枪走火。

  与此同时,朝韩之间良性互动的正能量仍然存在。对朝关系在朴槿惠2013年政绩评价中相对获评较高,她在极其困难的形势下仍未放弃以对话合作为基础的“信赖进程”,被国民认为既坚持了原则又基本稳定了局面。再从她在野时即访问过平壤、并与朝前领导人金正日达成过共识的经历与信念看,在下一步施政中寻机打开南北关系局面,也是可以期待的。

  巴以和谈

  极端势力威胁和平前景

  美国国务卿克里上任后力促巴以和谈,推动双方于2013年7月重启和平进程,计划在9个月内达成最终协议。为防止内外干扰,此次会谈在保密状态下进行。国际社会衷心期望巴以和谈能在2014年取得突破。

  美国推动巴以复谈的考虑是:为解决日益迫切而棘手的叙利亚和伊朗问题,需利用和谈营造气氛、体现价值,冲抵俄罗斯不断增长的地区影响力。但美国与伊朗搞缓和,触动了以色列的心理防线,遭致其强烈反弹,巴以和谈面临再度崩盘的危机。囿于双方关系的现状,巴以未来即使达成某种协议,也将因各自内部极端势力反对而难逃厄运。

  巴以矛盾演绎至今,正逐步流失解决问题的现实基础。首先,以色列经过数次战争已成为绝对强者,其真正关切在于国家的犹太属性和安全问题,拟在经济和安全领域加深与巴勒斯坦的联系,而弱化后者的国家职能;其次,哈马斯武力夺取加沙地带后,巴勒斯坦未曾建国、先行分裂,统一的民族解放事业不复存在,“两国方案”失去原有内涵;最后,在双方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又缺乏动力的情况下,和谈若想取得进展,强大而持久的外力介入是必要条件,但作为和平“掮客”的美国近年来实施亚太战略“再平衡”,巴以和谈已逐步“边缘化”。

  伊核问题

  围绕细则讨价还价激烈

  经过长达10年的艰苦努力,“国际六方”与伊朗终于在去年11月24日达成了解决伊核问题第一阶段协议《共同行动计划》。《日内瓦协议》是一个“粗线条”的政治协议,还需双方相关专家制定出具体实施细则后才正式实施。在激烈的讨价还价后,双方达成协议实施细则应不是问题。

  《日内瓦协议》实施后,全面和平解决伊核问题的谈判就提上了日程。目前看来,在未来半年或一年内,美伊难以就伊核问题达成最终全面协议,美伊关系也难有实质性的进展。

  首先,鲁哈尼“新政”虽使美伊关系近期出现了一些积极互动,但并没有根本改变两国根深蒂固敌视和互不信任的现状。其次,双方都面临着强大的反对势力。美国会内“反伊派”正努力通过新一轮制裁法案,试图捆绑奥巴马与伊朗谈判的手脚。再次,美在地区主要盟国以色列和沙特坚决反对。两国担心,美伊改善关系会损害他们的安全利益。因此,两国动员一切手段来阻止美伊走近。最后,伊不会放弃包括提炼铀浓缩活动的权利,伊难以在《日内瓦协议》基础上再做出实质性的退让。而奥巴马也不可能完全解除对伊朗的制裁。

  网络安全

  规则博弈将走向深水区

  斯诺登获得为期一年的避难权,至少能在俄罗斯滞留至2014年7月31日。期满之前,还会发生什么;期满之后,斯诺登何去何从,目前不得而知。据称,迄今的爆料仅占斯诺登掌握资料的1%。斯诺登的命运将是2014年网络安全的首要看点。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奥巴马承诺改革监控计划,最近还发布了评估报告,甚至提出46条整改建议。但是,即使美国改革或松动其监控手法,也不会停止监控行为。今后,打击恐怖主义和犯罪、维护国家安全仍将是美国实施网络监控的重要理由。美国情报机构、支持监控的政客也不会就此罢休。因此,即使没有“棱镜”,也会有其他代号的监控计划,其力度、深度和广度或许会有所变化,但监控本身仍会继续下去。

  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博弈将继续在多个战线上展开。治理的主体是以联合国及国际电信联盟为主,还是仍以美国主导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为主;治理模式是以“多利益攸关方”为圭臬,还是以主权国家为主导等等。其中,规则之争将继续成为2014年国际博弈的焦点。鉴于联合国第三个信息安全政府专家组2013年6月提交的报告已就网络主权、国际法等问题达成共识,2014年的规则博弈将走向深水区,如网络主权的内涵与外延、战争法在网络空间的适用性等等。

  (滕建群、董漫远、李青燕、汤中超、宋均营、王友明、虞少华、柳莉、李国富、徐龙第)

  (本版作者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编辑:张哉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