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洋物种面临灭绝危机 碳排放改变海水化学成分

2015年01月17日 10: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外媒报道,美国科学家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称,有明显迹象表明,人类已对海洋造成显著破坏,但现在还有时间避免灾难发生。和陆地相比,海洋仍有望恢复生态健康。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的生态学家麦考利在《科学》杂志前天刊载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我们可能即将面临大灭绝。”

  该研究报告的另一名作者、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海洋生态学家平斯基说:“我们可说是非常幸运。(海洋受到的)冲击正在加速,但还没有到不可逆转的地步。”

  该报告指出,对海洋健康状况进行的科学评估存在着不确定性:与追踪陆上物种的健康状况相比,研究人员很难判断踪迹延伸万里的水下物种的状况。科学家观察到的某一海洋生态系统的具体变化,可能无法反映地球的整体发展趋势。

  为取得更全面的报告,科学家采集了广泛的数据,包括化石记录、集装箱的运输记录、捕鱼量和海底采矿数据等。尽管这些数据早已存在,但这是科学家头一次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报告发现,已经有明显的迹象表明,人类已对海洋造成显著破坏。一些海洋生物因人类过度捕捞而濒临绝种,但更大的损害是物种栖息地的大规模消失,这种情况可能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加速。

  报告指出,全球的珊瑚礁已减少40%,部分原因是气候变化导致海洋温度升高。此外,有些鱼类已经迁徙到较冷的水域。与此同时,碳排放正在改变海水的化学成分,让它变得更具酸性。

  报告也发现,海底采矿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前所涵盖的范围达46万平方英里。海底采矿可能会破坏独特的生态系统,并将污染带入深海。

  科学家警告,海洋如此浩瀚,这些变化看似不会对海洋的生态系统造成冲击,但化石记录显示,之前曾发生过全球灾害对海洋造成破坏。

  麦考利指出:“海洋物种也无法在大规模灭绝中幸免。”他强调,人类仍有时间扭转局面,但这需要制定并执行有效的程序,来限制对海洋的开发利用。

  科学家认为,限制某些海域的开采利用,可能有助于其他地区濒危物种的恢复。

【编辑:李夏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