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阿斯塔纳:“冷都”今年已十八

2016年07月06日 19: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阿斯塔纳:“冷都”今年已十八
哈萨萨科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冬日夜景。 文龙杰 摄
阿斯塔纳冬季气温较低,图为民众在被冰雪覆盖的户外活动。 文龙杰 摄
阿斯塔纳冬季气温较低,图为民众在被冰雪覆盖的户外活动。 文龙杰 摄

  中新网阿斯塔纳7月6日电 题:阿斯塔纳:“冷都”今年已十八

  中新网记者 文龙杰

  7月6日,是哈萨克斯坦“首都日”。此节为新都阿斯塔纳而设,从总统致辞、新闻专题报道和位于市内不同角落的各类大型庆祝活动都可以看出,哈官方与民众对此节格外重视。此次又适逢哈萨克斯坦独立25周年,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称“意义特别重大”。

  7月的阿斯塔纳气温于10到25摄氏度间徘徊,实际上整个夏季都会这样怡人。但一入冬,则完全变为另外一副面孔,其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度。“冷峻”如斯,阿斯塔纳成为仅次于蒙古乌兰巴托的世界第二冷首都。

  时光流变,“冷都”虽新,今年业已十八。1997年12月,阿克莫拉市被定为哈“永久性首都”。1998年5月6日,阿克莫拉改称阿斯塔纳,后者在哈萨克语中意为“首都”。6月10日,迁都工作宣告完成。随后,哈立法确定每年7月6日为全国性节日——“首都日”。

图为,阿斯塔纳标志性建筑“可汗金帐”大型购物中心,或称“可汗之帐”。该建筑高150米,被称作“世界最大帐篷”,其造型脱胎于哈萨克族传统毡房。 文龙杰 摄
阿斯塔纳标志性建筑“可汗金帐”大型购物中心,或称“可汗之帐”。该建筑高150米,被称作“世界最大帐篷”,其造型脱胎于哈萨克族传统毡房。 文龙杰 摄

  缘何迁都?

  关于首都由阿拉木图迁至阿斯塔纳的原因言人人殊。有说法认为,旧都阿拉木图位于地震多发区,历史上曾于地震中毁于一旦。另有观点指出,阿拉木图靠近边境,城市的扩大与发展在地理空间上十分受限。

  哈政府机关报《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关于“首都日”的专文则表示,迁都兹事体大,“旨在维护国家统一、完整和民族和谐”。美国学者Shonin Anacker对此深以为是,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分析道,随迁都而进行的移民改变了哈萨克斯坦原有的种族分布。

  话说从头,哈萨克斯坦原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12月宣布独立。哈国境内约有130个民族。据2015年数据,其人口逾1700万,其中两大主体民族哈萨克族和俄罗斯族分占66%、21%。后者多居住和生活在邻近俄罗斯的哈国北部,此种“南哈北俄”的局面在迁都移民后才有所改观。

  同时,德国学者Bernhard K?ppen还指出,哈萨克斯坦要建立以哈萨克族为主体民族的国家,66%的占比并不具明显优势,但作为“少数民族”的俄罗斯族,其超五分之一的占比则不容忽视。因此,“将首都迁至位于北部的阿斯塔纳,比在阿拉木图显得更加‘中心’,更有利于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建构。”

图为,阿斯塔纳标志性建筑“巴伊杰列克”观光塔,意为“生命之树”,塔顶圆球造型取材于哈萨克族历史传说中神鸟产下的一只“金蛋”。 文龙杰 摄
阿斯塔纳标志性建筑“巴伊杰列克”观光塔,意为“生命之树”,塔顶圆球造型取材于哈萨克族历史传说中神鸟产下的一只“金蛋”。 文龙杰 摄

  建筑并非只是风景

  阿斯塔纳市中心的“巴伊杰列克”观光塔蕴含着哈萨克族历史上的“生命之树”传说,“可汗金帐”大型购物中心脱胎于哈萨克族传统毡房,中央音乐厅的造型是哈萨克斯坦传统乐器… …

  诸如此类的标志性建筑可以说“无一处不用典”,正是因此这些具有别样外观的建筑并非简单的只是风景。“在形塑哈萨克斯坦的国家定位方面,阿斯塔纳的物理特征作用和意义非凡。”ShoninAnacker认为。

  这一点也为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成所注意,他称“新都的市政建设与改造具有明显的国内政治功能,尤其是一批政治纪念性建筑和地标型公共建筑,更是凸显了哈萨克的民族/国家身份意识”。

图为,7月6日“首都日”当天,哈萨克斯坦民众在首都阿斯塔纳参加户外庆祝活动。 文龙杰 摄
7月6日“首都日”当天,哈萨克斯坦民众在首都阿斯塔纳参加户外庆祝活动。 文龙杰 摄

  “花20年建起了一座城”

  实际上,阿斯塔纳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此。杨成告诉中新网记者,阿斯塔纳实际上是表现哈萨克斯坦发展的一个符号,同时“在相当程度上,这座新兴城市更是国家领袖带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和整个社会通往‘光明大道’的象征”。

  明乎此,才能理解,为什么“首都日”这一天“恰好”是总统的生日;才能理解,为什么在今年5月的阿斯塔纳经济论坛上,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会饱含深情地说:“耗费20年心血,我建起了阿斯塔纳这座城市”。

  的确,哈萨克斯坦自独立以来,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阿斯塔纳市正是随着哈萨克斯坦的这种发展节奏,成为“中亚的迪拜”。如纳扎尔巴耶夫所言 ,“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着独立以来哈萨克斯坦所走过的每一个步伐。”

  4日,阿斯塔纳迎来了其第一百万名市民。该新生儿的父母收到了阿斯塔纳市长的亲自祝贺,并获赠“豪礼”——一套位于市区的住房。显然,临近这第18个“首都日”时人口突破百万大关,当是阿斯塔纳“喜上添喜”的好彩头。(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