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莫迪反腐拿“钱”开刀 印度大额钞票被废止引恐慌

2016年11月12日 17:29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央广网北京11月12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要作废某种面值的货币,提前多长时间通知合适?在印度总理莫迪看来,提前4小时就可以。8日晚8点,印度总理莫迪突然宣布,为了打击贪污和洗黑钱,流通中的500卢比与1000卢比两款大额纸钞作废,于9日凌晨、也就是4小时后生效。

  据印度央行此前的数据,流通中的面值500和1000卢比的纸币在所有现钞中的占比高达86%。在本次“废币”后,直至新版500与2000卢比得到广泛认可前,印度流通钞票实际最大面额将只有100卢比,大约相当于10元人民币。有网友说,你能想象物价不变,但人民币最大面额是10元的中国社会么?那么,印度为何作出这样的决定,印度人对此怎么看?

  “2016年11月8日晚上12点开始,500卢比和1000卢比的纸币将停止流通,也就是说,这两种面值的纸币将不再是法定的流通货币。”说话的人,是印度总理莫迪。500卢比约合人民币50元,1000卢比约合人民币100元,这两种在印度面值最大的流通货币,就在莫迪的一句话之间,停止了流通。最尴尬的是,从得知消息到两种纸币停用,印度老百姓只有4小时的时间。

  民众说:“对于普通人来说,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日常开支,我的意思是,你不能去商店买东西了,你要是拿出500卢比,人家不会接受。”

  尽管政府表示,在72小时过渡期内,医院、加油站、药店、公交和机票售票处仍可以使用旧版纸币。但对广大民众而言,可以流通的地点太过有限,“挤兑”的场面毫无悬念地出现了。印度电视台播出了人们在加油站和自动提款机外排队的场景,9日,印度的银行直接休假了一天。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叶海林认为,这次大面值卢比废掉风波过段时间也会平息,莫迪这个行为不妥之处在于他高估了印度银行、邮政系统处理货币回收的能力,造成很多人在截止时间之前兑换不到。

  10日一早,银行门外排出五六百米的长队,每个人平均排队4小时,最后单次换取卢比的上限是4000元,相当于400元人民币。民众的心情显然是崩溃的。“家里连1卢比可用的钱都没有了,吃喝都成了问题,所以早上6点半就到这里排队换钱。”

  在叶海林看来,民众的心情,显然不是印度总理莫迪的主要考量。如果鲁莽是一种风格的话,无疑莫迪的经济政策非常有风格。但莫迪这么做确实有不得已之处,有较大规模的腐败是由现金来完成的。印度人还像传统的那样,喜欢在信封里装上一叠钞票,用这种方式行贿,而这种行贿主要是大面值卢比。莫迪能这么做,一方面是他的威望很高,另一方面是人民党现在在议会中占多数,莫迪不担心议会反弹。他做了一件早就想做的事,看起来很鲁莽,实际上是一个有惊无险的举措。

  的确,莫迪对此解释说,印度只有3%的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其他人家里都藏了很多没有报税的黑金,也有其他见不得人的钱。今年9月,印度政府推出一项计划,瞒报收入逃税者如果自愿补税并接受45%税额的罚款,就可免于刑事指控。但人们依然认为落袋为安,毫无响应。而这一次,印度政府要求所有旧钞必须于今年12月底前在银行或邮局,凭证件登记回收和存入。登记过程中还要写明收入的来源,谁有多少钱、少缴多少税,也将一清二楚。正因为此,不少民众也对莫迪政府表示理解。“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措施,至少可以控制腐败和黑钱,这些巨额贪污都会结束。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步骤。”

  但叶海林表示,硬币的另一面则是伤害外国投资者对印度的信心。第一个问题是,真正会影响外国投资者对印度的信心,因为印度的经济状况实在太不稳定了,货币存废是一句话的事情,这对投资者是一个打击。另一方面,它会误伤比较干净的中产阶层。真正的大富豪们不用卢比,他们用外币。这项政策主要针对一些地方的腐败官僚、不法商人。印度底层民众对这些行为非常高兴。对莫迪来说,这样的举动不会有太大的社会波折,但的确他给一些无辜的人,一些中产,比如城市白领,一些外国人包括商人和留学生造成了很大不便。

【编辑:吴合琴】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