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正遭遇质疑 如何纠正尚无定论

2017年10月19日 15:49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 

  自由市场资本主义遭遇质疑

  文/恩盖尔·伍兹

  牛津大学布拉瓦尼克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兼全球经济治理项目研究主任

  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正在受到审判。英国工党领袖杰里米·科尔宾指责新自由主义要为越来越多的人无家可归、儿童陷入贫困以及工资跌落到生存线以下负责。保守党首相特蕾莎·梅对此反驳,认为开放、创新的自由市场经济拥有巨大潜力。类似的“控辩”正在全世界展开。

  仅仅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前,关于经济制度的争论似乎已经尘埃落定。苏联解体让它板上钉钉,起码表面上看是如此。然而,此后中国的崛起证明:国家领导的战略总是会失败的看法是错误的,而全球金融危机则暴露了监管不充分的市场的缺陷。2017年,高速增长经济体(埃塞俄比亚、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印度、坦桑尼亚、吉布提、老挝、柬埔寨、缅甸和菲律宾)几乎没有一个是自由市场,而许多自由市场经济体却遭遇了经济减速和社会不平等的迅速加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政客不再用经济增长和全球化的收益来为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辩护。他们转而聚焦于个体机会。比如,梅称赞自由市场制度降低了婴儿死亡率、提高了人均预期寿命、减少了绝对贫困、刺激了可支配收入、扩大了教育普及、大大抑制了文盲率。

  然而这些论据与事实并不相符。从分娩死亡率来看,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在让分娩变得更加安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1999~2015年间,阿尔巴尼亚分娩死亡率从每10万例分娩死亡29.3人下降到9.6人。作为国家领导经济增长的典范,中国的这一比率则从114.2人下降到17.7人。

  与此同时,自由市场和民主的灯塔美国的这一比例却呈现出相反的趋势,每10万例分娩死亡率实际上有所上升,从1990年的16.9变为2015年的26.4。同样令人震惊的是,美国中等年龄白人男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1999~2013年间呈现上升趋势。

  自由市场政策“大大抑制文盲率”的说法也同样具有误导性。在英国,大约15%的成年人(510万人)仍为“半文盲”,即识字水平不高于11岁孩童的期望值。苏格兰的最新调查表明,识字率呈现出下降态势,该国13~14岁年龄段群体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写作表现良好。事实上,如果你用谷歌搜索“成功的识字运动”,那么在你的屏幕上列出的识字率进步巨大的国家是古巴,而它绝对不属于自由市场制度。

  梅雄辩地说出了保守党的立场,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在正确的规则和监管之下运行,它是人类集体进步的最佳代表。如果这一论断是正确的话,那么唯一合乎逻辑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是错误的。

  那么,应该怎么做来进行纠正呢?不同政治立场的党派所提出的方案几乎完美、一致。事实上,尽管他们争论起来似乎互不相让,但在这些方面左派和右派之间可以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在英国,第一项建议是确保整个经济的投资和增长,而这需要政府干预。科尔宾提出成立一个国家投资银行和转移基金来动员公共投资、创造财富和产生优质工作岗位。梅则建议采取产业战略推动“全国增长”,以助“将出色的地方领域变成全国出口冠军。”

  其次,私有企业领导层必须有所改变,以防止短期思维、避税和其他形式的机会主义和中饱私囊。科尔宾注重公司董事会的问责,梅则要求给予工人和股东更大话语权,以影响企业决策并激发大公司的长远思维。

  第三项纠正措施是改善员工薪酬和工作条件。在英国,即便经济有所增长,工资也一直在下降——从2007年到2014年下降了10%。科尔宾承诺要采取行动阻止雇主降薪和降低工作条件。梅则说,“所有工作都应该是公平体面的,有发展和实现的空间。”两人都表示要改善在职培训和技术教育。

  第四,英国政府必须解决公共住房危机。在20世纪50到60年代,平均每年都要建造30万套左右的房屋;如今建造的房屋还不到这一数字的一半。科尔宾建议重新评估社会住房、租金控制和房屋改造。梅则宣布成立一个20亿英镑的基金来建设更多的公共住房。

  最后,英国需要更有效的规则和监管,以确保私有化的公用事业能提供更廉价、可持续的服务。科尔宾指责公司给股东发放大量红利,而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日益破败,服务日益恶化,公司纳税也少得可怜。梅则承诺结束能源价格过高的现状。

  如今,20世纪80年代由撒切尔夫人和里根建立的正统理论受到质疑,新的共识正在产生:需要更积极有效的政府行为来刺激增长、扩大机会。然而,政府是否应该被赋予振兴经济的工具的联盟,对这一问题还没有定论。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