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英国中产何以维持有趣灵魂?

2019年03月05日 01:4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教育、教养、品位、社交圈及社交表现为衡量阶层的新要素 64%的人口为中产阶层 中产阶层占有主要的经济和社会资本
  英国中产何以维持有趣灵魂?

  “中国富豪妻子被英国中产丈夫离婚”的新闻近期刷屏。托尼·霍肯对妻子——坐拥近12亿美元身家的雷丁足球俱乐部老板戴秀丽提出离婚,因为他“厌倦了太富裕的生活”。

  2011年秀丽·霍肯(原名戴秀丽)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英国富豪榜上,此后夫妇俩搬进了价值150万英镑的大房子,并更新了一系列用品。霍肯在接受采访时称:“新买了一个55英寸的电视。其实并不需要,我们已经有一个很好的电视了。”婚后近20年里,霍肯一直开一辆旧尼桑轿车,住在伦敦郊区一栋3居室的半独立住宅,藏书堆满了所有房间。而这次离婚,他要求获得100万英镑的赡养费,因为已足够他过下半辈子的了。目前,霍肯持自由职业,免费教穷人家的孩子。

  看完以上新闻,我瞥了一眼桌边吐槽英国人的几本书:《英国人》《抱歉,我是英国人》《英国人指南》《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中产阶层词典》。无一例外,这些英美作者特有的幽默,或者说英国人民对自身一丝不苟的刻薄,给我这个长居伦敦的外国人带来了无上的欢乐:对着一窗阴雨绵绵,嗑着波兰出产的瓜子,冷不防大笑咳呛了,正好用不加糖但加少量去脂奶的热红茶压一口。对了,这杯茶是先倒的热奶,再加热茶,完美的英国(顺序)约克郡茶包茶(不是立顿)。对了,英国超市里可没有带皮的瓜子,英国人的唇和舌要留着用来练表达身份的纯正口音,哪能嗑瓜子给嗑撇了。

  也许对于富豪戴秀丽的前英国中产丈夫霍肯而言,简单的生活和自我的实现,远比财富的挥霍更令他舒服。谈论英国人的时候,最喜闻乐见的一个词,就是阶层。正因此,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点——本初子午线上的英国,以其成熟且庞大的中产阶层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BBC出炉英国最新阶层调查

  2013年,BBC公布了一项英国阶层调查(The Great British Class Survey)的结果,这是英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就阶层分类问题所进行的最大规模调研。该项目历时两年,161458人回答了问卷。答卷者86%居住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则分别是8%、3%和1%。其中91458男性,69902女性;平均年龄35岁,90%的答卷者为白种人。调研问卷询问了人们的收入水平、房产价值、社会圈子组成、日常文娱活动爱好等问题,并利用答案来计算其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

  英国的社会传统阶层分类主要以职业、财富和教育水平为参照元素。新调研发现这种分类法过于简单化,因为现代社会中的阶层分类更应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层面立体分析。传统概念上的有产、中产和劳工阶层的上、中、下分类法对于多元的今日英国已经过时,当下仅有约39%的英国人还能套用旧法分类。

  该调研综合估量了英国人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所谓经济资本是指收入、存款、房产价值等,而社会资本则主要包括结交的社会圈子,并将阶层分为7类。

  一、精英阶层——英国社会最富有和地位最高的阶层,因其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远超出其他6个阶层而高高居上。精英阶层占英国人口6%,平均年龄57岁。

  二、世家中产阶层——财富仅次于精英阶层,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均相当雄厚。这也是各阶层中社交层面最广泛的阶层。这一阶层占人口的25%,平均年龄46岁。

  三、技术型中产阶层——一个规模不大却特色明显的新兴阶层类型,经济资本相对富有但同时社会和文化资本积累略有不足。这一阶层的人社交层面相对有局限并对文化生活也追求有限。该阶层占人口的6%,平均年龄56岁。

  四、新型富有工作者——这是一个社会、文化相对活跃的新阶层,拥有中等收入和经济资本水平。该阶层占人口的15%,平均年龄44岁。

  五、传统型劳动阶层——各类资本均积分不高,但是一般拥有自家房产因此衣食住行不愁。这一阶层占人口的14%,平均年龄66岁。

  六、新兴服务业工作者——这是一个新的阶层分类,多数是居住在城郊的年轻服务业工作人员,经济资本不多但是拥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和社会资本。这一阶层占人口的19%,平均年龄34岁。

  七、不稳定型无产者——这是英国社会最贫穷、各类资本均最少的阶层;占人口的15%,平均年龄55岁。

  从以上分类而言,参照Pew 研究中心发布的中产经济调查报告,2017年英国有64%的人口算得上中产阶层,标准是个人收入超过14449美元,5口之家家庭收入超过32555美元;那么,BBC定调中的世家中产阶层、技术型中产阶层、新型富有工作者、部分传统型劳动阶层和新兴服务业工作者其实都算中产阶层的范畴。

  纵观BBC的这个调查,除了参与样本众多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社会资本的考量。对英国大众而言,收入与职业只是衡量阶层的次要因素,而教育、教养、品位(对艺术、音乐、食物的喜好)、社交圈以及个人的社交表现,才更能令人信服地表明一个人的阶层。

  保持真我乃英国中产的潜原则

  贝太犯了英国中产最忌讳的事——举止失当

  困惑的女王还是用刀叉吃了她的第一个热狗

  维多利亚·贝克汉姆——这位大名鼎鼎的贝太自己是流行乐手、球星妻子、品牌设计师,身价上亿,算得上独立女性,但即使夫君贝克汉姆被授予爵士荣誉,她仍然为从上流社会直至知识分子的中产阶层所腹诽。早年间,她某次去接二儿子罗密欧穿了一双恨天高高跟鞋,袅袅走上学校前面的小坡路,就被小报偷拍,并冠以该穿什么样的服装去接私校孩子的专题,被炒作得沸沸扬扬。大多数私校家长(理所当然的中坚中产阶层)表态,我们都是运动鞋或者长靴(多么经典的全职妈妈形象)、休闲装或者大衣;职场妈妈也是套装加小跟皮鞋,那种10厘米以上高跟鞋的爬坡着装太与场合不符了。

  而最近,贝太又一次被电台谈话节目开涮,因为她说小女儿的口音里混杂了美音而被学校同学说“土”。但评论说,维小姐根本是戏精,先不说持美音在伦敦的私校里根本不会被歧视,而她自己倒是因为努力纠正考克尼口音而曾被口诛笔伐硬要向时髦转型,包括各种改造贝爵爷。(考克尼,Cockney一词意指英国伦敦的工人阶级,尤其指代伦敦东区以及当地民众使用的考克尼方言)BBC曾报道,从小在伦敦以东埃塞克斯郡长大的维多利亚,在进入好莱坞名人圈之前,接受采访时80%的时候都仍然坚持使用考克尼;而他们搬到洛杉矶以后的采访只有不到20%的发音有考克尼特色。2012年的采访录像则显示,她已经丝毫没有考克尼口音了。

  贝太犯了一个英国中产及以上阶层最忌讳的事——举止失当。虽然最爱“装”的英国人各种压抑自己,刻意不显示各种能代表阶层、身份、地位的口音、行为和标签,但会大肆“毒舌”别人、特别是名人的各种靠“装”来改变形象或者提升地位的行为。前首相卡梅伦因为在夏日家庭户外活动中用刀叉吃汉堡,引发过“去麦当劳吃巨无霸要酒水单”的玩笑,还被比较了英国皇家的一段黑历史:1939年,女王和她父亲乔治六世在访问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家乡时,罗斯福招待热狗,并建议用手,但困惑的女王还是用刀叉吃了她的第一个热狗,而今天,“蓝血”家族的卡梅伦也被冠上了不会亲民的称号。当然,“蓝血”本来就是苍白如病态的皮肤下依稀可见的蓝色血管,辞源来自于西班牙语Sangre azul,用来描述宣称拥有西哥德(日耳曼的一支)血统的西班牙王室或贵族,血统没有被其肤色较深的敌人(摩尔人)所污染,其静脉透过白皙的皮肤看起来似乎血液是蓝色的——卡相的静脉血管当日在阳光下估计也依稀可见。

  不过,此后卡梅伦表示他“不刻意改变自己来掩饰出身”的坦率说法倒是得到了许多人的谅解——英国人虽然对很多事情极尽刻薄之能事,特别是对自己以及名人和政客剑拔弩张,但对于其他人则和风细雨,尽量宽容。如果非我族类,但性本真诚且真实,英人会抱以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尊重。所以,保持真我,实际上是英国知识中产们的一条潜原则。

  开门三件事:咖啡美酒和袋茶

  灌了一肚子水的英国中产 一日三餐见天儿吃三明治

  已经如此“无趣”的人生了 英国中产又偏好上了素衣

  我们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竹堂寺里看梅花;相比之下,英国中产之家开门就三件事:咖啡美酒和袋茶,然后翘首太阳晒成虾(没办法,只要出太阳,就是英国的非法定节假日,大大小小抓住哪怕午休或者茶歇时间,脱了能脱的,一水儿跑到公园里摊在草地上狂晒,偏偏又晒不出他们梦想的巧克力棕或者蜜糖色的皮肤,反而粉红一片好像一群才蹦出开水的虾)。

  先说酒,总共6600万人口的英国目前仍有超过6万家酒吧在运营,2018年啤酒总体消费量是310万升,70%的人口每周最少喝一次啤酒或者杜松子酒。而红酒、白酒的爱好者超过6成,对GDP的贡献是173亿英镑。因为经济的原因,酒的消费量这些年还是小有下降的,但咖啡爱好者却逐年上升。2018年他们每天要喝掉9500万杯咖啡,价值91亿英镑,而跟咖啡相关的GDP贡献是177亿英镑;其中6成半是在家里喝的。在咖啡协会2018年对2000人的调查中,有1/3受访者表示从来不喝咖啡,但6%的人每天喝6杯以上,总体衡量下来,平均每人每天2杯咖啡。

  不过,这些数字还是扛不过他们的最爱——茶,以200毫升为一杯的计量单位,英国佬每天喝掉1.65亿杯茶,全民84%的人口每天饮茶,而58%的人每天饮茶量在2-5杯之间(2017年),10%的人每天喝茶6-10杯,市场总价值是7.48亿英镑。对了,多达96%的饮茶者选用茶——包!

  上面的数字大概可以勾勒出一个每天早上和中午各来一杯咖啡,晚上2杯啤酒(下班得去遛酒吧),白天还得喝4-5杯茶,灌了一肚子水的中产者,一日三餐吃啥啊?此时掌声感谢来自英国肯特郡的三明治伯爵(真的有这个人, 约翰·蒙塔谷,第四代三明治伯爵)1762年发明了这种便利食物,全国2017年的三明治销售量达80亿英镑,一半的英国人早餐、午餐和下午茶都吃三明治,还有37%晚餐也吃三明治,可爱(lian)的英国人还有每年一度的三明治节(5月19-25日),颁发多达15项的三明治工业和市场大奖。

  “……!”

  英人习惯简食,见天儿吃吃三明治打发胃,顺便看各种美食节目养眼睛(随便搜一下维基,英国不同的美食节目有89个页面,每周美食节目时间多达434个小时,所以“小报”说:英国人看得越多,做饭越少……);饮,则要豪,除了白水,每天怎么也得来八九杯咖啡、茶和酒;也难怪街上行色匆匆的英国人不是拿着外卖咖啡杯,就是握着自带的咖啡杯,当然,杯里可能是茶。

  已经如此“无趣”的人生了,英国中产又偏好上了素衣。男人一水儿衬衣+西装,或者T恤+运动装,冬天加一件黑大衣一条围巾算数;女人倒是可以多套裙装,但颜色大多是中性或者冷色,黑白灰褐深蓝深绿赭红,精心配个不打眼的项链和戒指,淡妆,就已经是很讲究的了,不信去看看私立学校风华正茂的小女生们,配blingbing(嘻哈文化里闪亮且浮夸的配饰)的鞋饰或者粉红书包的大部分都是国际生,小男生们还能见点亮色,女生简直全靠一张脸上的胶原蛋白照亮人眼。难怪英国针对中高端人群的服装品牌每年的橱窗看起来都很雷同,就那么几种颜色,最简单的设计,然后,就game over了。

  也许是太素太内敛了,代表田园风格的小碎花其实在中产阶层特别流行,比如Cath Kidston和Liberty,前者妥妥是最爱的服饰品牌,后者作为中产捧场的百货店流行了百年以上。另一个闷骚图案,当然是从19世纪以来就开始流行的各种苏格兰格纹,从家族到名校再到社团或者乐队,自有的格纹也是英人大爱。好在碎花和格纹作为小饰品,不仅压得住“素衣”,还能给爱阴不爱晴的英伦添一抹亮色。

  就时尚而言,简单的衣饰更能避免出糗,毕竟现在英国社会极其多元,且国际化,不同的民族以及国别各有自己的时尚。第14任尼古拉斯·培根男爵曾有过这样的教训:他应邀去参加摄政公园里举办的印度婚礼,到了脱鞋走地毯时,才发现所有人都穿了红袜子,或者干脆光脚。当然,他的黑丝袜让他感觉“自己整晚都成为了目光的焦点”(多半是他的自我审视)。

  其实,大多数嘉宾也许还看他学时尚呢,不过这番描述倒也符合英人对自己特别毒舌、负容忍的特性。从那以后,他把所有的袜子都换成红袜子,好在红袜子和黑皮鞋倒是与黑、灰西装百搭。不过,身为英国皇家园艺学会主席和国民信托副主席,又是现世仅存的不到10个住在祖先老宅子里、拥有数百英亩土地的大地主,伊顿的教育背景可以妥妥地把尼古拉斯男爵钉在精英阶层,早超越了中产之上。(园艺和国民信托倒是庞大的英国中产的两大心头好。)

  ◎李爽

  LV早已被老中产们弃之

  有事没事就去前殖民地过过旅游瘾

  阅读是英国中产维持身价的一个积极途径

  也许是有着较长的历史以及祖上曾经富过(那么多的殖民地和现在硕果仍存的英联邦),回看曾经的花开花落、楼起楼塌,英国人额外偏好“低调”。比起“人头济济”的牛津街和新老邦德街,老英国中产更喜欢圣詹姆斯大街附近的各种老牌英国和欧洲品牌,这里的店铺门面低调,顾客稀少,橱窗陈列也不讲究花哨,但国际游客极为稀少,甚至游客们望向店里都能感到静谧到几乎有些压抑的气氛,非常俱乐部的感觉。

  我知道有几个老绅士用的从皮包到手杖都看不到品牌标识,但产品是终身免费保养和保修。本着羊毛出在羊身上的赚钱原则,可想而知这些商品价格不菲。但用我小人之心去度他们君子之腹,他们也多少得意于店员会记得或者能查到每个顾客的名字,到保养时会打电话来帮着预约,甚至保养后会帮着约车送到旅馆或者家里的个性化服务。另外,这些很英国、甚至很家族的手工式品牌有助于他们区别于各类新富。

  其实在英国国民信托的很多大宅子里还能看到上世纪老旧的路易威登的皮制旅行箱,但LV已经被新一代富人锁定,逼得老中产们不得不弃之。听起来是不是很过气?英国人就是这样,抱残守缺,偏安一隅,岛国嘛。

  一脉相承的中产们现在仍活在这种幻相里面。如果套用人生七件事来表明中产的程度有多资深,大概会是养娃、旅游、娱乐、体育、阅读、健康和兴趣。养娃,要么挤入私立学校交高昂的学费;要么参与免费的公立教育,但争先恐后补英镑给课外的乐器、体育、外语、戏剧、绘画各种俱乐部。

  旅游,短到周末,长到暑假,只要是假期,英国人就像家里有鬼一样非要蜂拥着逃出去,欧洲、亚洲、非洲、美国、澳洲都是中产大爱,有事没事就去前殖民地过过瘾。当然现在远东正热,虽然英国佬更多的是行动的矮子,会花很多时间去搜各种新闻满足自己对远东的想象,然后,又改去当年排排坐、分果果的海上霸友——西葡两牙英国后花园了。

  娱乐项比较广,男人是看球!周末摊在沙发上看足球、橄榄球、网球、板球、高尔夫、曲棍球,谁让英国发明了那么多体育项目,但又都玩不过呢,正好释放一下雄性激素;女人比较多元,翻看一下家里各种会员卡,大英博物馆、V&A博物馆、全英美展会员、皇家歌剧院……随便挑一场歌剧、音乐剧、古典乐、美术展,电影也可以看,与好友们约当然选《波西米亚狂想曲》而不是《一个明星的诞生》,更符合品味,浑忘了其实当年的爵士乐、摇滚乐也只是那时代的流行乐。

  体育和健康,相关也不相关,男人们看完球,挺着肚子,忙着跟好友们约着下场;女人们除了慢跑,还能通过买绿色食品和素食来表示对家庭的支持和对宠物、体重、孩子和男人(这4项顺序不要错)的控制。

  阅读,从订阅《经济学人》到读书俱乐部,阅读一定是英国中产保持自己不断学习、维持身价的一个积极途径。比如英国有世界上最著名的高质量报纸和期刊,还有令人眼红的图书市场,去年仅图书销售额就达到16.3亿英镑,销售1.99亿本,持续4年上涨,这些还只是新书的销售,不包括电子书和慈善商店的二手书。而换季给慈善店捐衣物,但每周去转一圈买回小物件,也是中产用来消磨时间并自我感觉良好的一个有效的治愈过程。

  说到底,以上所有这些都是英国人所谓的想维持一个有趣灵魂的药方,这比什么都让英国中产们更有归属感。又或者,也像各国的中产阶层一样,除了财富的稳定,文化和社会的辨识度才更能让他们尽量减少阶层下行的担忧,并提高上行的信心?可怜的英国中产们!

  (作者为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学博士,著有《傲慢与偏见——英国私立学校访谈录》一书。2002年起移居伦敦,研究兴趣:新闻、教育。)

【编辑:陈海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