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北美观察丨白宫带坏头 “反科学偏见”加剧美疫情反弹

北美观察丨白宫带坏头 “反科学偏见”加剧美疫情反弹

2020年06月20日 09:4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北美观察丨白宫带坏头 “反科学偏见”加剧美疫情反弹

  当地时间6月19日,佛罗里达州卫生局报告单日新增确诊病例3822例,再度打破单日增幅纪录。截至当日,该州共计确诊病例8.6万例。鉴于疫情持续恶化,许多医学专家担忧,佛罗里达恐将成为下一个疫情“震中”。

  除佛罗里达州,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19日也分别报告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创纪录。随着疫情持续反弹,各地纷纷出台“口罩令”。加州州长纽森已下令,所有居民前往高危公共场所时必须佩戴口罩。在得克萨斯州,不少城市的市长已要求州长授予他们颁布“口罩令”的权力。在最受关注的佛罗里达州,一些县市也开始下令强制戴口罩。

  过去一周,全美已有10州报告新病例数大幅攀升。各州疲于应对疫情反弹之际,特朗普总统无视医学专家的意见,坚持举办大型竞选集会,并拒绝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树立了极坏的榜样。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指出,美国疫情的第一阶段尚未结束,而社会普遍存在的“反科学偏见”,也严重妨碍了抗疫努力。这些问题的存在,令美国抗疫过程举步维艰。

  多州疫情反弹,福奇称第一阶段尚未结束

  当地媒体报道称,美国有10个州本周单日新增病例破纪录。甚至有研究机构预计,美国死亡病例到10月1日可能超过20万。对于当前形势,福奇17日在参加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在线活动时称,美国抗疫形势依然严峻,且仍处于与第一拨疫情抗争的过程中。虽然纽约等地的疫情有所缓和,但其他州依然面临着确诊数、入院数的激增,形势不容乐观。

  多州的“任性”重启,是疫情恶化的重要原因。以佛罗里达州为例,该州早在5月4日就已重启,是最早复工的地区之一。然而,虽然联邦政府规定一州复工的前提,是保证持续两周观测到疫情缓和的趋势,可该州并未遵守这项规定,执意提前复工。如今疫情急剧恶化,令其成为全美焦点。

  佛罗里达大学流行病学副教授辛迪·普林斯称,该州多数民众早已在三个月的隔离后感到疲惫不堪,即使重灾区的人们,也对病毒的威胁麻木了。另外,该州农场主经常搭乘拥挤的巴士;有些城市移民居多,他们总是处在人多且密闭的环境中;而该州老年人口比例全美最高……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疫情恶化。

  福奇认为,随着各州陆续重启,疫情的走势难以预料,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抗疫进程的走向,将会随着医院的容量、季节性流感的暴发、疫苗及药物的研发、医疗措施的成效、检测手段、隔离及追踪措施等因素而发生变化。目前看来,美国尚未将第一拨疫情的病例数降至可控范围,因而也谈不上迎来第二拨疫情。

  福奇指出,人们拒绝佩戴口罩且坚持在公共场所举办聚集性活动,是各州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卫生专家多次强调保持社交距离的重要性,但各州为重启经济,显然已将科学建议抛诸脑后。

  “反科学偏见”盛行,白宫带坏头

  对于美国长期位列全球疫情最严重地区的原因,福奇17日提到了美国社会的“反科学偏见”。他表示,美国面临一个大问题,即“人们存在着一种反科学偏见,由于某些原因,有时已到了不可想象和不可理喻的程度,他们不相信科学,不相信权威”。

  这种“反科学偏见”,集中体现在白宫的一意孤行上。疫情暴发以来,特朗普屡次对专家意见置若罔闻,有时甚至公然否认政府规定。他曾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称抗疟疾药物可以抵抗新冠病毒,且在出入公共场合时拒绝佩戴口罩。

  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特朗普甚至称各界夸大了病毒检测措施的作用。然而,医学专业人士曾不止一次地表示,对同病患近距离接触过的人士进行检测,是追踪病毒流向、控制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此外,特朗普竟怀疑人们戴口罩并非是为抵御病毒,而是为了借此表达对他的反对。种种言行,不仅体现了“反科学偏见”,更起到了负面带头作用。

  福奇曾在采访中对特朗普的奇谈怪论表示批评。他说,特朗普在疫情期间一定听到了不少医学专家的重要建议,但他屡次将这些建议抛诸脑后,并坚定地认为专家有着所谓的“野心”和“私利”,这进一步影响到了他的决策。福奇此次还将矛头指向即将于20日举行的特朗普竞选集会,号召民众不要参加,即便一定要去,也必须戴口罩。

  白宫带头之余,“反科学偏见”也体现在不少美国民众身上,这与“反权威”背后的“反建制”因素一样,特别容易体现在特朗普支持者身上。

  因此,当一些人看到权威人士在白宫发表讲话时,会毫无来由地忽视或否认他们接收到的信息。那些反疫苗分子同样如此——即使科学数据早已证明了疫苗的安全性,仍有很多美国人坚持不注射疫苗。福奇评论道:“这种心态令人非常遗憾,因为我们都知道,科学是正确的、值得相信的。”

【编辑:陈爽】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