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洪灾造成耕地严重毁坏 灾后重建自救已展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吉林洪灾造成耕地严重毁坏 灾后重建自救已展开

2010年08月07日 00:47 来源:CCTV《经济半小时》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重建家园

  主编:熊曼琳 编导:李想 摄像:樊金峰

  今天我们继续来关注东北地区的洪涝灾害。在历经一个多月的强降雨之后,东北地区的雨水仍然没有停歇。今天辽宁中东部、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东部等地还有大到暴雨,而位于吉林中东部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从7月底开始也遭遇到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暴雨袭击,境内的牡丹江、松花江、古洞河、富尔河、海兰河、布尔哈通河、嘎呀河以及图们江等多条河流全线爆发洪水,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地的灾情。

  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小蒲柴河村村民

  村民:暴雨晚上下起来,那一阵哗哗,俺们老百姓说话就是瓢泼的一样,就那么大。

  解放军:那个雨刷,咱们车雨刷,虽说打着但是看不到前边。

  2010年7月27日傍晚至28日中午,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遭遇了人们记忆中最为猛烈的一场特大暴雨。

  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小蒲柴河村村民 韩秉芬

  韩秉芬:从长那么大头一回见过,别说我头一次,就搁这屯子都80多岁靠近90岁老头他说他也没经受过这么大的水。

  根据气象监测,这一天延边州最大降雨量达到213.7毫米,平均降雨量为87.0毫米。牡丹江告急!松花江告急!古洞河告急!富尔河告急!延边州境内多条江河流域水面暴涨,山洪爆发。波涛汹涌的洪水一路肆虐,冲向了两岸的民房、土地,群众的生命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7月28日早上7时56分,天空中雷声滚滚,随着一声急促的电话铃声,延边州公安消防支队敦化市消防大队接到命令:敦化市大蒲柴河镇的小蒲柴河村突发洪水,大量村民被困,命令消防部队迅速前往救援。

  消防员:第一救援小组到达大蒲柴河镇小蒲柴河村进乡实施救援,第二小组到达贤儒镇,解救被困群众。

  这里就是延边州敦化市的大蒲柴河镇的小蒲柴河村,27日到28号这场特大降雨让这个村庄的受灾十分的严重,您可以看到我身后的这些很多瓦房都已经被这个洪水给冲垮了,而我右手边这个小商店是村民韩秉芬家新修的房子,所以它相对的结实和坚固。洪水来临以后很多村民就开始淌着水赶到这里一起聚在这里壮胆,但是洪水越来越大,门口这个低洼地带已经形成了汹涌的急流,水是深不可测,随着洪水越来越大也通过这个窗户开始漫入这个屋内,此时这个商店其实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岛’,16位村民被困其中。

  画面上就是当时洪水来临时的场景。当地的领导干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试图趟过洪水救人,可是水又深又急,根本走不过去。此时,时针指向了8时50分,困在屋里的16名村民已经在惊慌中度过了3个小时,大水顺着窗台、门缝越进越多。情急之下,村民王长海驾驶着自家的拖拉机由北向南顺流驶向商店,打算救出被困的乡亲。但是由于水流太急,“扑通”一声,拖拉机陷入了洪流中,全身覆没,所幸王长海没事,挣扎着游进了商店。

  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小蒲柴河村村民

  村民:这么多人困在这屋里怎么又增加一个就这么说。俺们搁屋里急的,俺们就来回这么搁屋里走动,来回跑,急的上窗台,也出不来了,那个大浪一个浪一个浪的。

  就在危机时刻,消防官兵终于在克服了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重重险阻以后,赶到了小蒲柴河村,受困群众看到了希望。

  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小蒲柴河村村民

  村民:就给俺们高兴的,来车来车就在屋里招呼说来救咱们了,就那么喊来救俺们了,就高兴的那样似的。

  消防官兵立即展开救援,他们抬出一个15米长的拉梯,打算横放在水中,在救援人员与商店之间搭起一座“便桥”,但是当他们将梯子渐渐“顺”进水里时,只听“咔嚓”几声,铝合金的梯子竟被水流冲断成好几截,顺水就被冲走了!官兵们只好启动第二套救援方案,几名官兵逆流向西走,寻找水浅的位置再涉水过“河”救人。但是只走了一段距离,水就已经没到了胸部,第二套方案也无奈地被放弃。此时,屋里的17位乡亲们眼看着两次救援方案都以失败而告终,顿时陷入到了绝望之中。

  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小蒲柴河村村民

  村民:当时心里寻思这下完了,你说那咋怎你说,这寻思完了,你没办法了,你搁这屋里,困在这里,你就等着死,那你怎么整。就这么寻死的。

  但是消防官兵们并没有放弃,他们立即尝试第三套救援方案,用消防车上的抛投器将连接着钢绳的一股牵引绳打向对面商店的窗户内。“把绳子捆在窗框上!”当消防官兵第三次用抛投器打过来绳索时,屋里的乡亲们终于听见了暴雨中消防官兵隐约的喊声和比画的手势。可是北侧的窗框并不合适,他们又挪到南侧,在多次尝试后,乡亲们终于把牵引绳绕过两扇窗户间的墙体捆在了墙上。这时,敦化市消防中队政委刘金东命令水性好的指导员李占伟下水,在战友们的合力拉拽下,李占伟划着橡皮舟终于靠近了商店南侧的窗户旁。村民们得救了,一个、两个•••橡皮舟大约往返了8趟,上午11时,17名被困人员全部脱险!

  而此时,在位于敦化市市区六顶山加油站附近的一个住宅区,另一场救援又开始了。

  消防官兵:来!撩绳子,撩绳子!现在水位相对平稳点儿。撩绳子,撩绳子!

  一位老人由于惦记家中饲养的一头猪崽,在小区居民全部疏散后,独自趟水返回家中,可还没等他抱着猪崽走出来,洪水已经迅速上涨,淹没了一楼,他不得不爬上二楼等待救援。三名消防官兵划着橡皮舟艰难地接近楼群,终于营救出老人。却不料,新的险情又出现了。

  消防官兵:漏气了!他说。

  消防官兵:快!快!使劲儿!

  战士们发现橡皮艇尾部漏气了,估计是在通过木头等障碍物时,被刮坏的。3人开始奋力划舟,唯恐破损的橡皮舟承受不了太长时间。而安全地带这边的消防官兵、民警立即前后接应,他们抓起连接着皮艇上的安全绳,快速用力地向岸上拖拽橡皮艇。橡皮艇缓慢地向岸边靠近,4个人终于安全上岸了。

  7月29日上午,位于延边州和龙市东城镇海兰江上游堤坝发出告急,50米河堤出现严重渗水现象,随时有溃坝漫堤的危险,东城镇1.5万亩农田岌岌可危,2000余户、上万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汛情十万火急。

  灾情就是命令,和龙消防官兵火速赶赴现场,承担下了加固堤坝的工作。由于道路狭窄,泥土松软,堵口原料根本无法用车辆运送到第一线。但是时间不容拖延!于是官兵们一个接一个形成了一条“人力传送带”,将沙袋人工运送到堵口前线。

  在延边州龙井市,洪灾虽然没有让龙井伤亡一人,却冲垮了自来水管网,龙井市8万居民没水吃。此时,龙井矿泉水价格飞涨,一瓶水三四元都难以买到。“我们有水车,可以每天给老百姓送水!”延边州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张孝国一声令下,从7月29日开始,8台水车开始全天24小时向龙井送水。

  在洪水肆虐后的地方,家园被毁,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消防官兵给了老百姓太多的感动。

  其实,前面小蒲柴河村的救援故事还没有讲完,当指导员李占伟将最后一名受灾群众成功营救后,自己从窗框上卸下钢丝绳准备返回时,意外发生了。由于水势上涨,水流更加湍急,王长海那台拖拉机被水冲了下来,正好撞上橡皮舟,将牵引绳撞断了。橡皮舟瞬间失去了战友那边的牵引,李占伟自己根本无法摆渡过河!战友们一次次将牵引的绳索抛过来打算拽住橡皮筏救回李占伟,但绳头刚被李占伟抓住,就被顺流漂下来的木桩等物品强行刮走。一个小时过去了,此时的李占伟由于连续划船救人,体力早已严重透支,接近虚脱。最后时刻,战友们想办法把安全绳一端绑上砖头,抛进李占伟身旁的橡皮舟,李占伟用仅有的一点力气把安全绳绑定在橡皮舟上,最终得救了。

  虽然这段惊心动魄的过程没能留下画面记录,但是被营救出来的17名村民们却深深地将李占伟铭记在心中。

  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小蒲柴河村村民

  村民:他为了救老百姓,他是最后一个出,他后来想出来出不来了。俺们就是老百姓有说不出的心里话。咱们家要是有那么大的孩子出去一看,心疼都不行,那真是拼命往上冲,要没有现在政策咱们是,村民就是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8月4日这一天,记者和敦化消防大队的官兵们再次来到小蒲柴河村,当经过村民韩秉芬家的商店时,她扔下手中的活冲上前来拉住一位解放军的手,迟迟不肯松开,眼里饱含着泪花,而这位被韩秉芬拉着解放军正是救人英雄李占伟。

  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小蒲柴河村村民

  村民:我活到什么时候不能忘了你,就是你是咱们的救命恩人,我告诉你,没有别的意思,你寄一张照片,我就告诉他们说,我说这就是我儿子,我就说,真是的,我儿子出去不在我跟前,救不了我…

  消防员:大娘,没事,我们每一个消防兵都是你儿子,随时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向敦化消防大队去。

  灾难就是军令,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人民军队的身影。记者了解到,7月27日至8月1日,延边州公安消防部队参与了抗洪抢险救援34起,出动警力679人次,出动车辆209辆次,营救被困群众70人,疏散群众708人,抢救财产150多万元,保护财产损失700多万元,义务为居民送水1000多吨。在这场抗击洪水的战斗中,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为老百姓筑起了一座冲不垮的“钢铁长城”。

参与互动(0)
【编辑:卢岩】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