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气预报频摆乌龙 专家称监测手段“没辙”——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天津天气预报频摆乌龙 专家称监测手段“没辙”

2010年08月19日 13:28 来源:北方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7月以来,连续三场与津城“爽约”的大雨,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对天气预报产生怀疑。一时间,大街小巷、各大论坛,充斥着对天津市天气预报的种种不满和质疑,有市民甚至不无嘲讽地说,“我发现了,现在的天气预报得反着听,预报下雨不用带伞,预报晴天最好带上雨伞,以防万一。”

  8月12日,某网站一则题为“天气预报=天气瞎报,不如取消算了”的帖子,更是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表示,“看了几十年的天气预报,越看越没准了。”还有细心的网友总结道,“预报了三次大雨暴雨,一次没下,准确率为零,长此以往,天气预报不如改成天气后报,说说已经过去的天气就完了,算是留点历史资料。”市民张小姐更是举出实例,“8月16日16时36分,我手机收到的气象短信说当天夜间到转天白天,本市以晴转多云为主,但没过几分钟我所在的河北区就开始下雨了。到18时手机再次收到气象短信,称预计下班时间本市大部地区将出现阵雨时,我们家那块雨都已经停了。这是天气预报还是天气总结啊,怎么都成‘过去时’啦!”

  以往准确率很高的津产天气预报,今年夏天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变成这样了?为了解开市民的疑惑,昨天,本报记者专访了天津市气象台副台长吴振玲,解开今夏天气预报失准的“幕后谜团”。

  “气象甲流”让天气预报频频失准

  记者:为什么近期本市连续三次大雨未如预报而至,本周一没报下雨却出现了冰雹和大雨?

  对于市民的质疑,吴台长也显得很无奈,她说:“今年夏天,天津的天气的确较往年复杂了很多,眼睁睁看着降雨云团从北京向天津飘来,可到了天津就愣是跳了过去,越过天津后又开始加强,为天津周边地区带来更强的降雨。按照常规,这样的天气肯定会给本市带来‘中到大雨’,可到时天津市区就是不见预计的大雨。至于本周一那场降雨,属于小范围尺度的降雨,雷达根本捕捉不到。事实上,后来出现的降雨是受局地突变影响,只给10公里左右的区域带来降雨天气,雨都下到了市区,所以给人感觉很大。这就好比在气象领域遇到了医学上的‘甲流’,看似普通但实际并不寻常,这需要我们有时间对这样的天气进行‘病理’分析,目前分析已在紧张地进行中。”据吴台长介绍,目前的天气预报是集合了天气实况观测资料,依托于数值预报,经过预报员人工订正和分析制作出来的,其实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的。但仍有很多微小的因素能够影响到最终的预报效果。

  现有监测手段对有的天气“没辙”

  记者:除了您刚刚讲到的新难题,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天气预报效果?

  “其实,造成预报失准的因素很多。首先,天津地处渤海湾,可能受海洋的风向、湿气流等因素影响。其次,很多市民夏季开空调,导致城市出现热岛效应,中心城区比外围城区气温偏高,有时也会影响降雨。第三,近年本市飞速发展,高楼林立,使本属平原的天津地形复杂化,在气象观测上来说就是日益‘不规则’,给天气预报增添了难度。”据吴台长介绍,准确科学的实况观测资料是天气预报的前提条件,那么天气实况观测资料和手段,就成了限制制约天气预报的首要因素。虽然现在有了气象卫星、雷达和气象观测站的监测,对大气运动规律有了很多的认识,但是现有综合气象监测手段还不够完全满足气象科学的研究,也就是说对某些天气过程还不能准确地进行监测。尤其是对一些空间尺度较小、生命史较短的天气系统还不能做到准确监测,因此我们对于很多天气现象的发生、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还没有完全掌握。

  四大程序环环相扣做出预报成品

  记者:日常的天气预报到底是如何产生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都体现在哪?

  针对这一问题,吴台长详细做了介绍:“在预报程序上我们主要分为四大程序,即天气实况的观测、数值预报模式的计算、预报员人工订正和分析以及天气预报的发布。”

  以天气实况的观测为例,通过对观测资料的计算与研究,可以了解和印证大气中水汽、热量等物理量的交换过程,从而准确分析和掌握天气演变的物理过程。目前天气观测资料实现了全世界范围内一定程度上的共享,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缺乏了天气实况的观测资料,天气预报就如同盲人摸象。然后,在天气动力学、流体力学、数学、物理等学科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大气运动的方程组,经过一系列数学演变与计算,建立数值预报方程。接着以高性能计算机为载体,融合实况观测资料,经过计算得到未来不同时段内,大气中不同高度层各个物理量的空间分布,从而掌握天气形势。通过数值预报模式,甚至可以直接“预报”天气,但是由于受多种条件的限制,这种天气预报结论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这就需要预报员做出专业的分析与判断。最后,通过媒体、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传递给市民。

  上半年天津预报水平列全国三甲

  记者:市民的质疑是否有根据,天津气象台在全国的业务水平如何?

  吴台长强调,气象预报本身就是一门预测科学,气象学里面有很多人类未知的现象,无法用现有气象知识解释清楚。其实,气象预报准确率的问题不只在天津、在我国,在世界各国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即使是发达国家也不敢承诺气象预报百分之百的准确率。而且,目前发布气象预报的通讯手段还比较欠缺,有些临近的预报信息不能在第一时间传递到每位市民手中。“根据今年1月至6月,各省区晴雨(雪)预报技巧评分对比表可以看出,这6个月里天津的同类预报评分均排在全国前三名。”

  吴台长补充说,“不过,今夏多变的天气,确实影响了气象专家在市民心中的印象。不管以前如何,也不管当下怎样,随着气象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我们一定会在预报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大气过程和外界因子的作用做更深入的研究,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会不断提高。”(来源:城市快报 记者 白敏怡 张珊珊 摄影记者 杜建雄 通讯员 白春妮)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