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玉树地震两周年:两个震灾区的千里借读情

2012年04月11日 2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都江堰4月11日电 题:两个震灾区的千里借读情

  中新社记者 刘贤

  天气转热,青海玉树地震后千里转移到四川省都江堰市借读的藏族学生们在安静的校园学习。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造成逾2000人遇难。家园骤毁后,为尽快复课,5074名玉树灾区学生分别转移到四川、山西等7个省区异地就读。

  玉树州民族中学是该州最大的中学,也是唯一整校整建制转移借读的学校。2010年6月底,千余师生经过1000多公里的跋涉,抵达借读学校——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重建的都江堰聚源八一中学。

  11日下午,高三2班的索南永藏正在上数学课。5月底,她将离开这个借读了两年的学校,回到青海省玉树州参加高考。回忆700多天借读的日子,索南永藏说,最让她感动的是四川人说的那句“我们只是回报感恩的”,因为四川也是震灾区,得到全社会的关爱支持,接收玉树地震灾区的孩子借读只是四川对这些关爱的回报。

  索南永藏说,国家发给每位学生每月300元人民币的伙食补贴,四川又加了300元,“第一学期回家后爸妈都说我长胖了,他们也放心。”

  从海拔4000多米的玉树到成都平原,从藏族聚居地到汉族居多的都江堰,从走读到寄宿,这些此前从未离开家的孩子们克服了气候、饮食、生活习惯等诸多困难。索南永藏说,民族中学的老师和四川的支教老师每天与他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刚到都江堰时不适应气候,生病的同学多,是老师背他们去医院。

  据玉树州民族中学校长尼玛介绍,2010年学校教师资源短缺,四川省从11个地区的31个学校抽调出31位老师来支教。

  索南永藏说,“数学老师田茜就是支教老师。记得第一次上课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胖胖的女老师,憨厚可爱。我们数学底子不好,没有信心学好。她就说‘你们每增加一分,我就减一斤肉’来鼓励我们。两年过去了,田老师瘦多了,我们的数学成绩也提高了。”

  尼玛校长说,截至2011年12月,学校共有1421个贫困学生受助,接受现金捐助883220元人民币,图书8165册。

  社会的关爱源源不断。11日下午,学校还迎来了一批意外的客人。大爱四川中国美术家协会采风团到访,十世班禅的画师、全国政协委员尼玛泽仁为学校题字。

  尼玛泽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天走到这里首先感到的是阳光。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与四川省都江堰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相隔千里,但他们血浓于水。四川经历地震要比玉树早一点,建设速度快一点,就把学校给玉树的孩子们借读,使他们学业不会荒废,这是“非常难得的情结”。现在崭新的家园重新建立起来了,所以他写了“玉树新颜,幸福家园”祝福玉树师生,相信辛勤耕耘的他们会为未来更加美好的家园做更多努力。

  据悉,玉树州民族中学现有初中高中六个年级33个教学班,共1625名学生。5月底,高三学生将回到玉树参加高考。7月,所有师生迁回玉树重建好的学校,开始新的生活,像该校校歌《大爱如山》中所唱的一样:“相信我吧,我会坚强,有你滚烫的心,在我血脉中奔涌,有你如山的大爱,我不会放弃……”(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