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陕西干部考核管理拟引入社会公开评价机制

2012年05月29日 07:35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核心阅读】

  长期以来,干部管理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一些“短板”:比如,重推荐、轻平时;重任用、轻管理;重个体、轻班子,等等。干部管理与使用脱节,对班子运行和干部情况了解就会不及时、不准确或者不到位。

  “组织部门要经常坐下来,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结果,分析和研判领导班子。”2008年,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在听取省委组织部工作汇报时首次提出,“综合研判是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广泛调研,陕西省委组织部主持制定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实施办法》。

  目前,陕西省委组织部已在全省10个市和杨凌示范区、107个县(市、区)、80多个省级部门、4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11家省属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展开了综合研判。

  考评全程量化监测

  干部要想“综合成绩”好,就得踏踏实实地做好日常“功课”

  “不搞‘急拿现用’,把功夫花在平时。”由表及里、多维分析,有人形象地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实施办法》归纳为“五步工作法”,一层一层还原领导班子的“本来面目”:

  ——数据分析,通过由职能部门提供和平时掌握的工作数据,评估领导班子绩效;

  ——民意分析,从上级领导、内部干部职工、社会公众的意见,看上下左右对领导班子的评价和干部的“口碑”怎么样;

  ——比较分析,纵向、横向比较班子成员的德才素质、履职尽责、能力特长、一贯表现和存在问题;

  ——条件分析,通过考察工作基础、资源禀赋等客观条件,评价领导干部主观努力程度和客观工作成效;

  ——案例分析,通过对个案深入剖析,掌握最鲜活、具体的情况,从中归纳概括出班子的特点。

  这种工作方法,将对干部的考察评价由简单定性转向富有载体的量化分析,从被动式的静态管理走向动态全程监测,干部管理的触角延伸到领导班子运行的每一个环节、阶段和层面。

  2011年,咸阳市委集中两个多月时间,对78个市级部门领导班子、460名班子成员以及54个部门所属县级事业单位领导班子、120名县级干部开展综合研判。依据研判结果,市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头与市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约谈,指出问题不足并提出整改要求;对8名表现一般、3名表现较差的干部诫勉谈话,督促整改。

  可以说,综合研判既是结果监督,更是过程监督。“既要看你的考试成绩好不好,还要看你的平时成绩好不好”,有些干部形象地描述道,要想“综合成绩”好,就得踏踏实实地做好日常的“功课”。

  研判结果“四色预判”

  干部管理精细化、常态化,“红灯”亮起坚决调整

  2010年,陕西某市一所大学教职工对学校领导班子意见突然比较集中,省委组织部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情况,及时派出研判工作组进校查找原因。经过调研,研判报告结果显示为“红色”,认为“该单位领导班子问题突出,应立即进行调整”。

  这是陕西省委组织部对研判结果实行“四色预判”的一个案例。所谓“四色预判”,就是按研判结果由好到差分为“绿、蓝、橙、红”四色:班子运行状态为“绿色”的,其成员优先提拔使用;“蓝色”的,促使其保持优势;“橙色”的,在改正问题的基础上对正职进行谈话;“红色”的,坚决及时予以调整。

  针对研判中发现的两所高校和3所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党政正职不团结、管理混乱等问题,省委对这5所院校的党委书记和院长全部调整,在省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某县连续3年目标责任考核排名靠后,领导班子研判“红灯”亮起,该县党政主要领导相继调整后,目标责任考核位次有了较大提升……

  类似的创新机制,在综合研判促使干部管理精细化的尝试中还有很多。为防止简单以票取人,省委组织部探索将日常民主推荐情况、个人年度考核情况、组织掌握情况等按不同权重纳入考察评价指标,规避“届前拉票”等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

  据统计,2009—2011年3年间,省委组织部共在49个市级领导班子调整中运用了综合研判结果,成效明显。有关专家认为,综合研判填补了现行干部管理制度对领导班子日常管理的空白,实现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精细化、常态化。

  尝试引入社会评价

  着手建立长效机制,综合研判将成为配备班子前置程序

  2011年市县乡换届,陕西各地采取“换届启动、研判先行”的办法,保证换届工作顺利进行。经过测评,2011年陕西组织工作的满意度、选人用人公信度分别比上年提高4.63分和6.27分,超过全国平均增幅。

  可以说,前期的综合研判为提升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准确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员表示,近年来陕西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迈向中等发达省份行列,这与省委以研判为抓手、建设科学发展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密不可分,“研判有助于整治庸懒散,激发干部工作动力”。

  据了解,陕西省委最近正在修订完善综合研判办法,同时探索建立研判评价模型,尝试引入社会公开评价机制,量化分析、自动生成研判结果,其目标指向“构建党委领导、组织部门实施、相关单位配合的研判工作格局,形成与干部考察、年度考核有分有合、成果共用、信息共享的综合评价体系”。

  “坚持把研判结果作为选干部、配班子的主要依据,做到不研判就不提名、不推荐、不研究。”不久前,陕西省委组织部在讨论综合研判工作时提出,“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调整配备、选拔任用时,坚持研判前置原则”。

  这样,领导班子研判制度就成了陕西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记者 杜峻晓 姜 峰)

【编辑:张尚初】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