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每年新生6万听障儿童

2013年03月15日 09:44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本月底,列入去年北京市政府“实事工程”的“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工作”结束。昨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见图)介绍,一年来,北京市筛查超过202020个新生儿,筛查出耳聋基因突变9218例,占总数的4.56%。其中,3%。的孩子已经开始显性发作,存在“一针致聋”风险的敏感个体549例,占2.7%。,还有0.3%。的新生儿生下来就丧失或部分丧失听力。

  但记者发现,今年北京市政府公布的为民办实事工程并没有继续这项筛查。程京表示,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证明是非常有效的,但“可持续性”还存在问题,作为政府办事实工程只能是“一次性”的。今年两会上,他提出了“在全国开展听力遗传筛查的建议”,应该把耳聋筛查列入计划生育政策里的配套措施。

  据程京介绍,在我国0至6岁听力障碍儿童有80万,每年仍有3.5万左右听障儿童出生,加上迟发性耳聋及药物性耳聋患者,我国每年新增的听力障碍儿童达6万人。

  在此前北京进行的“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工作”中,结果出来后,这些孩子的家长会收到一张卡片,上面列出所有会导致孩子致聋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以后每次孩子需要看医生的时候,必须提前出示卡片,如终生严格地禁用相关抗生素,“一针致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目前,我国各省市正普及采用物理方法来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但会对迟发性耳聋和药物性耳聋造成漏检,对部分先天耳聋的确诊要到2 岁前后。2009年,我国已拥有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这个芯片的问世为耳聋残疾从干预救助到预防减残提供了可能。程京说,全国每年新生儿约为2000万,如果把听力筛查在全国推广,有将近60万人可以完全规避掉致聋致残的风险,筛查可分阶段在全国实施并建立集中式的遗传病筛查中心。( 首席记者 姜葳 记者 陈琳/文 陈琳/摄)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