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九部委推奶粉新举措:参照药品管理 企业面临重组

2013年06月21日 09:02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对于许多年轻父母来说,"国产奶粉"总有那么点让人不放心。而对监管者,"国产奶粉"就意味着九个部委的决心之举。昨天(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工信部、公安部、农业部等九部门座谈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这也是国办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后,"原则"第一次化为"措施"。

  从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的兼并重组,到严禁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乳粉到境内分装。严抓奶粉质量的层层分解动作,能否成为舆论漩涡中中国乳业的诺亚方舟?

  奶粉生产"五不准" 参照药品管理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距今已近5年,5年中,这个涉及这个国家最年轻一代口粮的行业,行走在夕阳里。对挂牌三月的食药监总局,"奶粉"也是最不能承受之重。此前如雷贯耳的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在昨天终于由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率先透露实施细节,"五不准"掷地有声。

  滕佳材:要求生产企业不准委托加工,不准贴牌生产,不准分装生产,不准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准使用牛、羊乳(粉)以外的原料乳(粉)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

  在食药监总局公布的新举措中,"参照药品管理"一条引来最多关注。生产许可参照药品,认证模式参照药品,乃至追溯机制和包装管理等,一律参照药品。

  滕佳材:建立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和原辅料使用备案制度,将要求企业生产的每一种产品,其配方和生产该种产品所使用的原料、辅料,必须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如有变更,也必须提前申报。

  部位、协会、企业:国产奶粉质量好于进口

  4月底,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公布中、外婴幼儿配方奶粉抽样检测结果,称国产奶粉质量好于进口原装产品。如此积极结论,引发激烈争论,中国奶粉的安全性,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对此问题,部委、行业协会和企业站在一起。

  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巡视员王锋:连续5年开展专项整治,取缔不合格奶站,打击非法收购营运黑窝点。目前,全国共有持证奶站1.3万个,比2008年减少近7千个,减幅达34%。7980辆生鲜乳运输车全部纳入严格监管持证运输。从2008年到今年1季度对全国生鲜乳的监测中,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7.8万批次,三聚氰胺含量全都合格,未检出皮革水解物等违禁添加物。

  滕佳材:2011年到2012年,质检总局累计监测国内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样品12082个,发现问题样品仅有93个,问题检出率是0.77%。

  国产奶粉问题来自企业执行标准和监管模式

  但对老百姓,数字的说服力似乎还不够。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也坦陈,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仍存在现实问题,有的,来自企业执行标准。

  陈君石: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120多家企业,规模和水平参差不齐,原料奶的质量和安全性的控制难度较大。美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消费量比我国要大得多,但美国只有4个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

  也有的,来自监管模式。

  陈君石:政府今后需要严格控制新企业的申请,控制新建工厂的立项,梳理现有企业生产规模和原料配套是否匹配。

  奶粉企业面临兼并重组

  陈君石两句话,形容的正是中国奶企将迎来的天翻地覆。同样一盘菜,中国有120多家企业分吃,而美国只有4家分吃,饱饥胖瘦,一目了然。未来是培养120多根豆芽菜,还是4个彪形大汉,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给出的答案是明确的。

  高伏:大力推动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鼓励并引导企业实施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支持优势企业兼并、整合,逐步淘汰奶源基地没有保障、技术设备、检测条件落后的生产企业,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在这一轮前所未有的严厉新规前,120余家乳品企业,有被淘汰的惶恐,当然也有胜出的期待。但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要想成为最后的分子,此刻也得有殷实家底。

  滕佳材:生产企业必须具有自建自控奶源,对以生鲜乳为原料的,要求企业具有自建奶源基地。

  现有120多家企业中,能有几家具备自建奶源基地的实力,我们不得而知;历经堪称残酷的监管之变,最后谁被淘汰、谁存活,也没有人知道。改革推进至此,主管部门的决心无人质疑,这一轮职能的交接中,没有任何一方希望负重起步;但监管者最期待的消费信心,至少在今天,看来并不清晰。

  消费者:不管怎么样也不会让孩子冒这个险,我肯定还是会给孩子选进口奶粉。

  消费者:我们国家从来都是有标准的,而我们的问题在于有标准不能够严格地执行。蒙牛、伊利都出过非常多的问题,按理说,以他们的规模不应该出现安全问题,但他们仍然有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不断被爆出,也就说明企业做大、或者政府加强监管并不能完全解决安全问题的。我还是很期待政府能够做出积极有效的举措,监督程序也要被消费者明确看到。(记者沈静文)

【编辑:燕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