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疆天山和云南哈尼梯田申遗成功 须防过度开发

2013年06月29日 15:03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申遗”成功须防过度开发

  文/李松

  6月22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和云南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两地申遗成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高度认可,彰显了中国对人类文化遗产的认知、尊重,对于提高两地知名度、促进两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大有裨益。

  但是,申遗成功也令人为“新疆天山”和“哈尼梯田”捏一把汗,两大担忧油然而生。

  一忧,“掠夺式”过度开发。以往有些地方,由于申遗经过数年甚至十几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申遗成功意味着进入投资回报期,就出现了利益驱使下的过度商业开发利用。一些被政府引进的旅游开发公司往往实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过度商业开发,以致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

  二忧,陷入“门票经济”泥潭。以往有些地方,申遗动机本来就出于商业目的。一旦申遗成功,旅游和文化品牌大大提升,地方政府大幅提高门票价格便“理直气壮”,导致本属于国家和全民所有的公共资源,异化为少数人牟利的“后花园”。当利益最大化成为高于一切的追求时,“保护”世遗的承诺就不会兑现。

  这并非杞人忧天。近年来有些地方假借“保护遗产、传承文明”之名对世遗进行掠夺性开发,甚至出现了“水洗文物”、乱搭索道、滥建豪馆、忽略科普等问题,不但广为社会舆论诟病,更遭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黄牌警告。

  世遗是一种资源,但绝不应把它仅仅看做是一种经济资源,如果能对世遗在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国民修养方面发挥的作用,有更客观的思考和评估,相信在保护世遗的认识上,也会更理智和成熟。

  在保护遗产问题上,地方政府的眼界和动机至关重要。申遗成功,地方政府更需要在利用与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从国家层面来看,世遗保护不仅需要理念和口号,更需要积极的行动。

  对于遗产保护,同为“世界遗产大国”的意大利诸多做法值得借鉴。意大利政府每年投入大量公共财政资源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同时鼓励私营企业家大力投资保护文化遗产,对投资文物修复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税收优惠。

  同时,对于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大利政府还制订了《保护文化和自然景观遗产法典》。法典规定,对破坏遗产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数百至数万欧元不等的罚金以及6个月至1年的监禁。□

【编辑:陈海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