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访谈预告:商务部官员谈如何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2013年07月15日 08: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访谈预告:商务部官员谈如何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商务部外贸司商务参赞刘长于。

  中新网7月15日电 近日公布的中国上半年外贸数据显示,上半年进出口总体呈现低速增长,二季度进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外贸面临严峻挑战。

  数据显示,受外部市场需求低迷、出口成本上升、贸易摩擦频发、国内工业生产放缓等不利因素影响,一季度进出口增速为13.5%,二季度增速降为4.3%。其中, 5、6月份进出口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5月份外贸增速仅为0.3%,6月份则进一步下滑至负增长2%。

  虽然总体来看上半年中国外贸的表现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是最好的,但海关总署表示,下半年外贸进出口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因此中国外贸需要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功夫。

  值得注意的是,商务部近期就当前外贸形势向商务部重点联系的1000多家企业做了问卷调查,调查共收到1015家企业反馈,这些企业的出口额大约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8%。企业普遍反映,近期出口形势不佳,人民币升值和外需不振是制约出口的两大主因。商务部表示,从全年外贸趋势看,总体上形势是比较严峻的,要实现预期的宏观目标要克服很多困难。

  在严峻的外贸形势下,稳定外贸增长、促进外贸的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2012年商务部曾会同其他九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发布了《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了《关于开拓新兴市场的若干意见》。目前,外贸转型升级已经初步出现一些亮点。

  然而,在不容乐观的内外环境下,中国将进一步采取什么措施以促进外贸的转型升级,保持外贸平稳增长?在中国打造经济升级版的过程中,又会如何去打造外贸的“升级版”?针对这些问题,中新网特别邀请商务部外贸司商务参赞刘长于,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为广大网友进行深度解读。

  访谈将于7月17日(星期三)上午10时开始,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踊跃提问,参与讨论。

  嘉宾简介

  刘长于,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商务参赞。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在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87年7月进入经贸部工作,曾先后在办公厅秘书一处、信息处工作。期间,曾赴经贸部驻深圳特派员办事处、河南省服装进出口集团工作。1994年10月至1997年4月,在外经贸部贸管司工作;1997年4月至1998年2月,任外经贸部贸管司综合处副处长;1998年2月至2002年5月,任外经贸部贸管司出口处、进口处、综合处副处长;2002年5月至2005年3月,任商务部外贸司综合处处长;2005年4月至2009年12月,任中央驻港联络办经济部办公室主任;2009年12月至 2011年1月,任中央驻港联络办经济部两地经济交流处处长;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任中央驻港联络办经济部副巡视员。2012年11月至今,在商务部外贸司工作;2013年5月,任商务部外贸司副司级商务参赞。

  商务部外贸司主要职能

  一、拟订外贸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和进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牵头拟订对外贸易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加工贸易相关政策。

  二、拟订进出口商品管理办法和进出口管理商品目录;拟订进出口配额、关税配额管理制度,编报下达进出口商品配额、关税配额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重要工业品、原材料和重要农产品进出口总量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供港澳鲜活冷冻商品的管理;拟订进出口许可证件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拟订进出口商品配额招标政策、边境贸易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国营贸易商品目录、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三、推进以质取胜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组织拟订并实施出口产品质量促进政策;拟订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大宗进出口商品;指导出口品牌建设的相关工作;指导外贸促进体系建设。

  四、拟订资源性产品和重点管理商品的进出口及供货企业资质标准并组织实施;负责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工作;负责外国及港澳地区非企业经济组织在华常驻代表机构和在华外国商会的管理工作。

  五、参与濒危动植物的进出口管理工作。

  六、规范对外贸易秩序,协调指导外贸信用体系建设。

  七、牵头负责、指导主管商品和重点行业的多双边谈判或磋商对话;负责有关商品管理的双边协议的监督执行与国内管理。

  八、指导和管理全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工作。负责管理外商投资企业自动登记进口商品的相关工作。

  九、承担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编辑:李金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