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当“热灾”成为常态 要应急机制更要主动预防

2013年08月09日 20:2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近日,极端高温天气肆虐我国十几个省区市。中央气象台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至8月8日17时,全国共有11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8月6日至7日期间,高温影响范围180万~190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约7亿。

  “今年实在是热得非常,热得出奇。”这样的感慨,不仅出自普通市民之口,连上海市气象局资深气候专家沈愈也连连摇头徒唤奈何。单就上海来看,在度过了“史上最热的7月”之后,8月初气温再度连续“破四”,并创出140年气象史上40.8摄氏度的高温新极值。

  酷热成灾。上海今夏最高等级的高温红色警报,已发出6次。今后,这样的“热灾”会不会成为一种常态?沈愈等气候专家认为,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而且位置偏北、偏西,再加上“超常”的稳定,这背后是相关的大气环流异常在起作用。“像今年这样的破纪录的持续酷暑,需要多种因素叠加,才能最终形成。”所以,这样的极端天气今后会不会成为“常态”,这是不可预测的。但是从目前掌握的趋势来看,今后年均高温天数增多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只要可能性存在,就是一种“警报”。如果“热灾”出现的频率上升,我们的社会应该怎么办?气象专家傅易认为,热对人类来说,不是陌生的东西。但如果更热,“我们的思考就应该更深,防护的强度应更强,考虑的问题应更周到。”

  “热与民生”的关系,这是一个首要问题。这不仅来自大家的观察和感受,更要细致到“用数据说话”。上海气象应急减灾部门的专家张晖说,当一个城市的气温升至37摄氏度以上,其用水、用电量会激增;到了39甚至40摄氏度以上,更是会有不同一般的对应关系。热与蔬菜生产的对应也有规律。目前上海的气象部门已与相关部门一起,开展了这方面的“数据化”研究。这个数据“背景”,是城市应急联动机制的基础。

  高温热浪,是一个多面体,可衍生多灾种,所以必须“大家都动起来”加以应对才行。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戴建华向记者强调,“高温就是灾害”,气象台的高温警报,就是灾害警报。有灾,就要有应急预案。“热到什么程度,马上就应该做什么事,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用条条框框规定明确,才能真正动起来。”

  据了解,上海已经制订了应对高温天气的应急预案,明确了气象、发改委、经信委、教委、公安局等21个联动部门和单位。详细列举了高温的不利影响包括:易导致人员中暑,细菌性食物中毒相对多发;水、电用量增加,并可因负载过大而导致供水、供电故障增多;对农作物和畜禽、水产品的生长有一定影响;易引发火灾、危险化学品事故;高温环境下作业,还易发生其他安全生产事故;车辆易发生爆胎、自燃等,同时易造成驾驶人员的疲劳和不适,诱发交通事故……

  对应于不同等级的高温预警,都有明确的联动措施。比如预计日最高温达40摄氏度以上的“红色预警”拉响后,公安部门应加强道路交通监控并及时发布安全行驶等相关提示信息;会同安全监管、交通港口等部门加大对违反危险化学品禁运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施工人员的高温防范,停止非必要的户外施工;指导、督促学校做好高温防御,停止户外教学活动;食品监管部门加强对饮食业的监管,及时发布食物中毒预警;卫生部门加强对高温中暑的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等的应急救治,等等。

  社会的高温防护,必须向老年人、户外工作人员等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倾斜,以此形成社会保障的平衡。有专家举了一个例子,一旦极端高温到来,蔬菜供应趋紧,菜价上涨,很自然地就会要求农村菜区加紧生产“保供应”。然而,那些在直射的“毒太阳”下劳作的菜农怎么办?以人为本的社会,应“双向防护”。

  今年上海农业部门不仅组织菜农采取防暑降温措施,适当调整工作时间,避开午间高温时段,防止中暑,而且还在国内率先推出了菜农的“高温保险”,承保高温期间,在农田设施大棚进行高强度劳动的菜农因中暑、热射病导致的各类身体伤残与死亡事故,保费由相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投保单位承担,最高赔付额可达20万元。今后,这一菜农高温保险将成为一个常设险种。

  对于热浪灾害,最有感触的无疑是生活困难的群体,国外很多城市都有详细的规定,对社会困难群体给出更多关爱。例如,在美国一些城市,如果气温升到40摄氏度以上,所有市政建筑就会进入24小时制冷状态,且免费向市民开放。同时制定防暑手册,标明纳凉建筑的地址,向所有穷人发放。在欧洲一些国家,劳动法规定,气温超过35摄氏度就会启动带薪休假。

  更重要的是,面对热浪,我们不仅要被动应对,还应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主动预防”。大城市楼密人多,热岛效应更加明显。在建设过程中,应尽量保留一些自然的坑塘和裸土地。虽然看起来土地并没有物尽其用,但这在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能调节城市中的小气候。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达到一些具体指标,例如生态用水占用率一般应低于35%,强热岛效应地区(温差超过2℃)面积率一般不超过10%,人均湿地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教授说,理想中的生态城市,应形成人和环境的高效和谐。(记者李荣 周琳)

【编辑:姚培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