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不应简单地把城镇化当做扩内需的工具

2013年09月06日 16:37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参与互动(0)

  本报讯 (记者 谢靓)新型城镇化将是中国下一轮改革的动力,这已成为共识。然而,在城镇化的模式选择和实现路径上,争论的声音一直不断。近日,多位民盟盟员针对新型城镇化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不应简单地把城镇化当做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工具,而应以城镇化为契机大力推进体制改革,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和生活环境。

  “新型城镇化应当是系统改革战略,而不仅仅是增长和发展战略。”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蔡洪滨认为,应当以城镇化为契机,扭转过去政府命令和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城镇化发展方面的基础作用。过去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体制、过于僵硬的城乡行政区划体制等,人为抑制了城镇化进程。蔡洪滨建议因地制宜、灵活安排城乡行政区划,逐步改变以行政级别作为主要依据分配财政资源的做法,使城市的发展逐步摆脱对行政体制的依赖。“当前的现实可以概括为经济的城镇化明显快于社会的城镇化,土地的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的城镇化”,全国人大常委、民盟盟员郑功成表示,这是“质量不高的城镇化。”他呼吁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放松城镇特别是中小城镇的户籍管制,紧紧抓住产业支撑、社会权益平等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三大关键,“不过,在促进权益平等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短期内还需循序渐进”。对于户籍制度改革,民盟石家庄市委主委郭斌也认为应推进渐进式的改革,逐步淡化户籍的等级色彩,保留户籍制度的社会管理人口信息统计的功能,条件成熟时将户籍管理制度变为身份证管理制度,剥离户籍制度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民盟盟员徐琴则针对农民进城后的土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徐琴认为,国家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应对于农民进城后的农村宅基地退出、农村土地确权、“人随地走”的具体标准、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收益权、转户进城待遇等与“人地挂钩”相关的配套政策,形成具体而明确的制度安排。

【编辑:王安宁】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