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坚决清除政令不畅的“堰塞湖”

2013年10月21日 18:5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实施政府职能转变,扭转政令不畅的“堰塞湖”现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面对种种政策落实上的“软执行、搞变通、打折扣”现象,借此轮政府机构职能转变的劲风,用好“监督”和“问责”利器,坚决清除政令不畅的“堰塞湖”,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要求,更是群众的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然而在我们身边,种种怪象却屡见不鲜:中央对新建楼堂馆所明令禁止,一些地方却以“服务中心”、“商务大厦”的名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国务院对房地产调控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却经常在部分地方政府或明或暗“开口子”的变通中,打在“棉花”上,步步消解。

  政令不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监督机制不严密,责任追究“落空”等,无疑使一些地方和干部玩弄各种花样时肆无忌惮。一些官员在执行政策时,不是从实际出发,按照中央要求办事,而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个人利益或部门利益高于一切,对上级政策精神搞“选择性”执行,使得政策法规在执行中走样变味。

  政策措施被阻隔,惠民福利被截留,“堰塞湖”的存在使中央的好政策普惠不到基层群众头上。一些关系重大的改革措施也难以在基层得以贯彻,显现效应。长此以往,不但伤害了群众利益,还会削弱政令的严肃性与权威性,销蚀政府威信,增加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

  “堰塞湖”现象关及政府行政体系的肌体健康,清除这一病症,必须要强化责任追究,构建严密完善的监督机制。应完善政策法规执行力度和效果的考核,增加政策执行监督的权威性,坚决追究政令执行不力乃至软抵抗的干部的责任。地方政府要针对政策措施落实中的薄弱环节,拿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政策措施尽快落地。

  没有治不了的歪风邪气,只有不够坚决的勇气。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不少重点领域改革蓄势待发的情况下,整治影响政令畅通的政策“堰塞湖”不能再长时间拖延。只有令行禁止,政出必行,上下通畅,中央的政策主张和具体措施才能够在切实贯彻,“全国一盘棋”才能下的更好,党的一系列宏伟目标才能顺利实现。(记者翟永冠)

【编辑:朱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