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陕西延安7万多户受灾群众温暖过冬无忧

2013年10月23日 11:34 来源:陕西日报 参与互动(0)

  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今年7月,延安市遭受百年不遇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滑塌、泥石流等特大复合型自然灾害,7万多户城乡居民18.7万间房窑倒塌或严重损坏,需救助的三无人员达到20多万人。大灾之后恢复重建,让受灾群众温暖过冬,成为一项十分紧迫、艰巨的任务,关系到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延安各区县灾后重建工地实地采访——

  【核心阅读】截至10月10日,延安市74322户住房倒损群众越冬安置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可以保证安全温暖过冬,其中通过现有保障房、移民搬迁房、自建住房、敬老院等方式永久性解决住房38709户,通过投亲靠友、租借房屋、集体闲置房屋和新建活动板房等方式过渡性安置35613户。截至10月5日,市级累计下拨各县区过渡性生活救助金5372万元,各县区累计发放4788.62万元,有效保证了因房屋倒损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的受灾群众过渡期间的基本生活。

  一个冬天的温暖梦想,正在圣地延安变成现实。刚刚经历了百年不遇暴雨袭击的延安大地,今天到处是一片重建新家园的火热景象。

  “我们无论克服多大困难,也要坚决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确保全市74322户受灾群众都能安全温暖过冬。”延安市的主要领导如是说。

  截至10月9日,延安市计划就近就地分散重建住房29119户,占住房重建总户数69314户的42%,已开工建设28898户,开工率为99.2%,其中已经竣工15180户,竣工率52.1%;全市计划年内以现有保障房和移民搬迁房安置16203户,占住房重建总户数的23.4%,目前已入住6673户,入住率为41.2%;全市计划进城进镇进社区按项目集中建房22875户,占住房重建总户数的33%,目前已开工16229户,开工率71%。其余1117户通过在敬老院和自购住房进行安置,占住房重建总户数69314户的1.6%。

  富县 受灾必建,不漏一户

  10月12日,难得的晴好天气。在富县北道德乡渭家河村,政府给5位五保户、孤寡老人修建的5间平房主体已经建成,正在进行室内粉刷。“住了一辈子破窑洞,没想到临老了,政府给我盖起了新房,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73岁的五保户贡光孝开工以来每天都要到修建工地转一转。旁边是村民郭玉合和乔玉喜新盖成的平房,他们的房屋因受灾重建到这里,再过几天也能入住了。

  7月份的强降雨致使富县直接经济损失3.93亿元,其中房屋倒塌受损6955户。灾情发生后,该县将房屋重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迅速行动,围绕“受灾必建、不漏一户、全面避险”目标,采取原址重建、异地搬迁进入新型农村社区、移民搬迁进重点镇和保障性住房三种方式,积极开展房屋恢复重建工作,对符合维修加固住房的每户补助1000元;就地重建每户补助3万元;搬入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安置的特困户每户补助4万元;搬迁到重点镇或县城居住的按照“三纳入一奖励”政策,每户补助12万元。

  截至目前,该县维修加固的2861户已全部完工。房屋倒塌损毁的4094户中就地重建2136户,已建成2104户,灾民自建房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异地搬迁进入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和保障房安置等工作齐头并进,确保受灾群众尽快住上新房,温暖安全过冬天。

  宜川 村官出钱出力,齐心共建家园

  来到宜川县云岩镇太头村的时候,李军发的新房主体已经快要完成,热心的村官们和村支书一家正在搬砖、砌墙、和水泥,忙碌的工地紧张而有序。看看帐篷里正在帮妻子整理头发的李军发两口子,让人心头一阵沉重。

  太头村支书李璀营告诉记者,李军发是村上最困难的一家,两口子都有些智障,尤其他媳妇,生活根本不能自理。7月份的灾情中,让李军发两面土窑全部成了危窑了,政府给发的救灾帐篷,现在就在帐篷住着,大伙想着先给李军发把房子盖起来,盖起来后先让他们安安全全地搬进去,现在天已经冷了,他们搬进去最起码不用受冻了,大家也就安心了。

  记者特意去看了李军发以前的窑洞,两孔破旧的窑洞里面基本上没有任何可用的家具,一条长长的裂缝从窑洞口一直延伸进去。外面的悬土压着,窑洞的门已经很难打开了。院子外面的小路被雨水冲刷出大大小小的洞。

  看着帮忙的好心人在自家的新房前忙活,李军发激动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能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随后,记者见到了帮助李军发进行新房建设的联络人云岩镇农经站站长呼谊,正是她的多方协调,让生活无法自理的两口子避免了冬天帐篷里的寒冷生活。

  呼谊说国家政策给房屋倒塌受损的每户补贴三万块钱,像李军发的情况自己也盖不起来,镇上通过协调县政协出资八千元,政府预借五千元,支书垫资一万多,我个人垫资三千元,希望我们共同把这个房子盖起来。

  在盖房子的时候,村支书李璀营全家动员,帮忙拉材料,拉砖、沙子、当小工搬砖,他媳妇做饭,支书的父亲放下地里的农活给他们当大工。把这情况给几个村官一说,大家都很愿意帮忙,闲暇时帮忙搬砖、做饭,尽自己一份力来帮助他们。

  在此次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一些危窑危房户正是李军发这样无力重建的老弱病残户,也有许许多多像公延刚、张妮、高延红这样热心的村官和李璀营这样好心村干部垫资、出力帮助他们建设新房,让他们能够安全地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安塞 灾后重建,民生为重

  安塞新沿河湾镇碟子沟村集中安置小区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头攒动,80套安置房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我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恢复重建的基本出发点,在恢复原有功能基础上,注重增强灾后重建居民住房、基础设施等防灾抗灾能力,让群众远离高危灾害地带,根本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在施工点指挥施工的镇党委副书记王星介绍说。

  灾后重建,民生为重。渐近的冬日脚步不断踢打着安塞各级领导干部的心,如何让受灾群众温暖过冬,成为当前干群最急切的难题。为了让倒房户尽快有房住,该县多次深入调研、召开会议,制定了灾后重建规划,印发了《灾后重建实施方案》、《城乡居民住房灾后重建实施方案》,明确重建对象、建设规模、政策标准、实施程序和保障措施等。一方面多方寻找房源,对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三无户、五保户、优抚户,在敬老院进行安置;对房窑倒塌或严重受损无法返回的群众,鼓励投亲靠友、邻里互借、租赁住房等方式暂住;利用闲置校舍和村委会办公场所进行安置;动员广大党员采取“一对一”的包联办法,帮助受灾群众解决过冬安置问题。截至目前,全县7232户受灾群众的过冬安置问题已全部落实。

  为确保恢复重建工作时间、进度、质量三同步,该县集中整合资源、层层落实任务,组建成立了5个房屋重建服务队,巡回检查指导各乡镇房屋重建工作;县住建规划部门负责重建房屋的设计工作;县纪检、民政等部门多次派出工作组深入灾区,负责重建工作的指导督办;各乡镇实行包村挂片制,一位领导包一村、一名干部包一户,对房屋兴建的质量和进度进行指导、督促。目前,全县经审查确认需重建的6927户房屋中,群众就近就地自建住房3957户,集中安置2970户已经全部启动实施。自建房屋今年11月15日前可建成入住,多层集中建设房屋于2014年9月底前建成入住。

  建设群众住房的同时,安塞县把恢复生产,发展产业也作为灾后重建的大事来抓。

  入秋后的陕北,早晚渐显凉意。安塞沿河湾镇马家沟村的大棚种植区在晨雾中依稀可见,菜农孟延莉和丈夫正在搭建大棚,这个大棚背墙体是用装土的编织袋砌起来的,棚内没有蔬菜,土地刚刚翻过。

  “可惜了那一茬西红柿了,眼看就上市了,全被倒塌的棚给压了。”孟延莉告诉记者,眼前的大棚是在政府的扶持下,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建的,随着他们手中最后一根钢丝落架,这个82米大棚的复建工作全部完成,他们要赶着栽植下茬西红柿呢。

  马家沟村是安塞县大棚蔬菜专业村,7月份的连续强降雨将全村582座大棚损毁得所剩无几,灾后的第一个晴天,村民们就积极投入到生产自救当中,仅仅15天,全村大棚修葺一新。

  方塔苹果远近闻名。在这次持续强降雨灾害中,该村果园及通村道路受损严重。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无法上山作业,村党支部书记白光荣便带着村民,用铁铲、锄头等平整果园,恢复道路。

  “房被冲塌了,我们可以一砖一瓦重新建起来;路被冲断了,我们可以一锄一铲平出来。只要人在,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战胜的。”白光荣说。在全村人的努力下,受损果园及道路很快恢复了原样。如今,方塔村的早熟苹果已销售一空。

  两个月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同绘灾后重美丽图景,十七万鼓乡干群正信心满怀地步入新生活。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安塞县棚栽、苹果、畜牧三大农业主导产业的恢复工作已接近尾声,部分被水毁或埋压的农田也都抢种了白菜、萝卜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我们将按照‘文化安塞、幸福安塞、美丽安塞’的发展定位,以灾后重建为首要任务,以文化传承为内核支撑,以建成小康安塞为终极目标,举县一致,干群同心,全力建设美丽安塞新画卷!”安塞县长吴聪聪如是说。

  吴起 保障性住房让受灾群众实现“安居梦”

  “太开心了,以前根本没有想到过,会住上城里的洋房,现在想想,还跟做梦似的。”许宪鹏开心地说道。

  许宪鹏是吴起县白豹镇许岔村村民,在今年7月份的连续强降雨中,他家的3孔窑洞1间平房全部倒塌,当时他非常难过,就及时上报到乡镇府,希望能得到政府的资助重建家园。如今,他在吴起县体育馆农村居民灾后重建进县城安置保障房的分房现场,通过摇号选房抽到了民居花园一号楼十五层的一套新房子,年底就可以入住,他笑得嘴也合不拢。

  吴起县将灾后重建安置工作与统筹城乡发展、移民搬迁相结合,通过精心组织、认真排查,对全县的2520人共649户房屋损毁严重的受灾群众,通过摇号选房的办法进行安置,让受灾群众能够在今年冬天到来之前住上新房。

  记者通过吴起县农工部部长白会旭了解到,县委、县政府决定拿出649套保障性住房进行安置。具体补助参照白于山区移民搬迁补助政策,就是60㎡的房屋个人出资2万元,80㎡的房屋个人出资5万元,100㎡的房子个人出资7.8万元,100㎡以上房屋,超出面积按照所购房屋同类区域的限价商品房价格支付房款。(记者 艾庆伟 通讯员 宋延峰 魏莉 马玉娥 樊涛)

【编辑:吴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