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袁隆平:终极目标水稻亩产1200公斤 90岁前实现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0月28日 21:29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p-34

袁隆平院士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开心地说,“明年努把力,多搞(增加)几个百亩片,有信心breakthrough(‘突破’之意)1000公斤大关!”

  超级稻“冠军”之争

  金秋时节。

  9月29日,农业部宣布,袁隆平院士团队攻关的国家第四期超级稻“Y两优900”在湖南省隆回县创造了最新世界纪录:百亩片平均亩产988.1公斤,比第三期超级稻亩产高出61.5公斤。

  此前,国内的马荣荣、谢华安、李开斌等多个团队均宣称创造过世界纪录,每亩超过900公斤甚至高达1000公斤以上。

  谁是中国的超级稻冠军?科学家的“产量”能否顺利转化为普通农民的“产量”?

  实际上,这是一场孤独的竞赛。在其他国家,百亩片平均亩产达到800公斤是他们不可逾越的坎。

  后来居上的中国超级稻

  超级稻计划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最早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日本率先启动,拟通过15年左右时间增产50%、产量达到12吨/公顷,折合800公斤/亩。

  1989年,由洛克菲勒与福特基金会出资、菲律宾大学提供土地的国际水稻研究所亦提出了超级稻计划,计划到2000年育成产量12吨/公顷的超级稻。

  受技术路径选择等原因影响,迄今为止,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的超级稻计划未能完成。

  中国超级稻计划后来居上。

  1996年,在袁隆平等专家建议下,农业部正式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2000年,一期目标实现700公斤/亩;2005年,二期目标实现800公斤/亩;2015年,三期目标实现900公斤/亩。

  其时,中国已在杂交水稻技术方面获得巨大成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亦希望在杂交水稻基础上,培育出株型合适、抗性更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超级稻品种来,“在科学技术的面前,我希望像奥林匹克运动不断突破世界纪录一样,不断超越,包括超越自己,为人类做出更多贡献。”

  1998年,袁隆平院士明确提出中国超级稻的技术路径图,其协作团队衔枚疾进。

  邓启云,“Y两优”系列超级稻发明人,现任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湖南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公司常务董事,他向《中国经济周刊》回忆,“当时袁老师(指袁隆平)就提出,通过育种提高作物品质与产量,最核心的技术就是将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相结合,包括分子育种在内的其他育种途径和技术,最终都必须落实到优良的形态和强大的杂种优势上,这个理论目前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00年,“两优培九”在湖南龙山县的两个百亩片亩产达到700公斤,第一期目标实现。

  2004年,“P88S/0293”和“Y两优1号”百亩片平均亩产突破800公斤,第二期目标提前一年完成。

  2011年,“Y两优2号”百亩片平均亩产为926.6公斤,第三期目标提前四年实现。

  站在全球超级稻的制高点上,中国第四期超级稻攻关项目随之启动。

  2013年4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宣布:由袁隆平院士牵总头,计划用5至8年时间,培育出具备亩产1000公斤以上产量潜力的超级稻新品种。

  9月29日,国家第四期超级稻“Y两优900”百亩片平均亩产988.1公斤,离亩产1000公斤产量仅一步之遥。“今年前期干旱,最近又是台风,这个产量已经很不错了,我非常开心、非常满意这个世界最高水平。”袁隆平院士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开心地说,“明年努把力,多搞(增加)几个百亩片,有信心breakthrough(‘突破’之意)1000公斤大关!”

  尽管国外仍然止步于“12吨/公顷”的目标前,但今年83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的梦想是,“下一个目标是16吨/公顷,然后是18吨/公顷,也就是1200公斤/亩,这算是我的终极目标吧。”

  袁隆平说,他有信心在90岁之前实现这个愿望。

p-35-1

p-35-2

p-35-3

2011年以来,国内多位专家带领的团队宣布培育出超级稻,有的亩产甚至高达1000公斤以上。

  冠军之争

  在袁隆平指导下的“Y两优”系列超级稻一马当先之时,国内其他竞逐者也在扬鞭奋蹄。

  2012年,农业部宣布,由浙江宁波农科院马荣荣团队育成的“甬优12”超级稻品种创下了最高产田块亩产1014.3公斤的新纪录,同时百亩片平均亩产达到963.65公斤。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农科所水稻站站长李开斌培育的“楚粳28号”是亩产1000公斤另一个逐鹿者。据了解,2009年、2010年、2011年,“楚粳28号”弥渡县寅街镇头邑村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分别达988.77公斤、1002.11公斤、977.07公斤,亦宣称连续3年创水稻百亩平均亩产世界纪录。

  2011年9月24日,福建省农科院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研究团队在云南省永胜县期纳镇文凤村培育的“宜优673”水稻百亩示范片经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1005.85公斤。

  更高的单产纪录则早在2006年就已产生。

  当年9月,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建民教授为首的课题组选育的“协优107”实现亩产达1287公斤。只不过,这更像是一场单纯的试验,其种植面积只有1.16亩,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几无可能被普通农户所掌握。

  据农业部专家组介绍,超级稻的测产验收,必须在两个百亩以上的示范片、随机抽取3块样田、连续两年亩产达到预定目标,才能宣告攻关项目育种成功。

  而关于云南省永胜县的高产,湖南水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玉烛对《中国经济周刊》说,“永胜那个点很特殊,海拔高、温差大,只有几百亩地,全国同等区域条件下的种植面积相对而言并不多。”

  在这场尘烟四起的马拉松竞赛中,各路英豪纷纷宣布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但是,因为抽样方法、地域特点的原因,各种测产结果并不具备可比性。邓启云说,实际上,如果按加权平均或国际标准14%含水量计算,则“Y两优900”百亩连片平均亩产已突破1000公斤。

  农业部专家组成员并不避讳这种互相攀比现象,“无论是谁获得‘冠军’,均缘于袁隆平团队的总统领,缘于超级稻科研攻关的全国大联合、大协作方式。”

  “冠军”不仅仅意味着在科学研究上的领先。在农业部确定的96个超级稻品种中,科研产量冠军实际上也是销量冠军。

  因为先走一步,从1999年“两优培九”成功培育以来,“Y两优”系列就始终是超级稻中的明星产品,推广面积占全国第一。

  2012年,“甬优”系列杂交晚稻在全国推广种植面积达到了280万亩,马荣荣透露,“预计到2015年‘甬优’系列的推广种植面积将增加到600万亩。”

  目前,“楚粳”系列作为高原粳稻优良品种,已成为云南省推广应用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并且四川、贵州等高原地区也较多种植。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