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崇信修和睦 行道有亲邻 中国睦邻外交凝聚友好亲和力

2013年11月03日 11:1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2013年,中国新一届政府在周边开展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全方位推进人文等多领域交流与合作,周边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更亲近、更友善,中国对周边国家亲和力进一步增强。

  睦邻外交根植于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亲仁善邻、崇信修睦的传统。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一贯方针。

  “常见面,多走动”,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导人的频繁互动,为密切双边关系提供了引领。“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国通过不断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巩固了同周边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在不久前举行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中国周边外交的“亲、诚、惠、容”四字理念,受到外界关注。正是因为讲道义、重情义、有诚意,中国在周边国家广交朋友,广结善缘,得邻睦邻。

  中国与周边国家以诚相待、守望相助的例子不胜枚举。

  周边国家不会忘记,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力挺东盟国家走出危机。近年来,从印度洋海啸到汶川特大地震,从非典到禽流感,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同情,相互支持,同舟共济,共渡时艰。在共同应对巨大挑战的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关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双方的利益交织和相互依存程度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密。去年,中国和东盟国家人员往来达1500万人次,是10年前的4倍,每周有1000多架次航班往返于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

  2004年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邀请受伤俄罗斯儿童来华接受康复治疗。孩子们在中国受到中国医护工作者的精心照料。俄方带队医生阿兰说:“你们的医生给孩子们这么大的帮助,我们的孩子会永远记住你们。”中俄两国政府自2006年起相继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等主题年,还将举办“青年友好交流年”。这些重大人文交流项目有力支撑和推动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中俄关系已经成为大国间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典范。

  2011年日本遭受“3·11”特大地震灾害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向日方表达愿提供必要帮助。一天后,中国政府宣布向日本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紧急无偿人道救援。两天后,中国救援队作为第一批外国救援队抵达日本灾区展开救援行动。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中日友好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处理中日关系,维护友好大局,致力于增进两国人民友好感情。

  海外人士认为,习近平就中国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要讲话表明,中国在新形势下更加强调维护好睦邻关系。这无疑将提升中国与周边的友好关系。

  越南资深媒体人、《先锋报》主任编辑裴明龙说,习近平表示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这点令人印象深刻。中国和邻国关系一个鲜明特点是在地理、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相近与相似,近邻对诚挚的心意有更深切的感受。

  印度联邦议会上院议员、人民党全国发言人塔伦-维吉伊表示,习近平关于中国周边外交重情义、讲诚信的理念非常重要,这一理念将加深亚洲国家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建立命运共同体。“如果我们把这一理念放大,世界也将大大受益。” 记者 施洋 蒋国鹏

【编辑:王安宁】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