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方日报:十大重点产业预示新的结构调整方向

2013年11月27日 11:3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广州市委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广州市加快推进十大重点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确定了十大重点产业,并呈经典“343”阵型,即3大先进制造业:汽车、精细化工、重大装备;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3大现代服务业:商贸会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同时,提出到2016年,十大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百亿级龙头领军企业和中小微优势企业。

  这是广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最新动态,也显示出近年来广州在产业调整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从上世纪90年代末提出汽车、石化、电子信息制造三大支柱产业以后,广州几乎有十年时间坚持了这“老三样”不变。

  2010年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下,转型升级成为发展的主题,广州提出了发展十大核心产业,包括汽车制造、石油化工、信息产业、重大装备、商贸会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同时,提出在“十二五”时期,经过3-5年努力,使广州成为具有国家领先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核心产业基地。提升广州核心产业竞争力的总目标、总任务,是要做大做强核心产业、核心企业和核心产品这“三个核心”。在这一变化中,可以看到,制造业加入了一个重大装备;同时,提出了商贸会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文化创意四大服务业和生物医药、新材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广州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更为丰富,并有适度轻型化的趋势。这也代表着广州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核心城市就要占据现代产业制高点的愿望。

  2012年在制定新型城市化“1+15”方案的背景下,广州又提出了“9+6”战略性主导产业,即9类优势产业:商贸会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商务与科技服务、汽车制造、精细化工、电子产品、重大装备;6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产业、新材料与高端制造、时尚创意、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在这里有几个显著的变化值得注意:一是9类优势产业中延续了几年前十大核心产业的一些提法,如重大装备加入到制造业中,但精细化工取代了石油化工,这多少与中科化项目离开广州有关,广州在石化类产业中将着重于下游产业;二是9类优势产业将原十大核心产业的顺序颠倒了过来,把服务业放在制造业的前面,这延续并强化了十大核心产业要适度轻型化的调整思路;三是6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原十大核心产业的两个增加为6个并单列出来,这预示广州将加重高新产业的发展分量。这也是经济低碳、城市智慧、社会文明、生态优美、城乡一体、生活幸福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所要求的。

  现在才过去一年,广州又提出新的产业发展思路,十大重点产业布阵“343”,里面包含的产业调整方向可能有这样几个因素:

  一是先进制造业重回第一位。按有关解说,这是按照“总量大、速度快、潜力广、质量优”的原则,通过横向比较产业集群优势、纵向比较产业链条延伸,最终确定的。毕竟在十大重点产业中,3个先进制造业产业总量堆头大、产业集聚度高,去年三者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50%,产业规模近1万亿元。这是对新型城市化提出的“9+6”战略性主导产业结构的一大调整,多少也是“保三”压力所致。通过抓大(产业)才能保量(经济总量)。

  二是电子信息制造业或信息产业不再包含在制造业中了。这一方面是这一产业整体上在广州难以承担支柱产业的重任,另一方面也是产业分化,可以体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方向中。当然,这也涉及到统计口径的变化,重点不是放在一般性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上了。

  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至第二位。这是一个重大变化。之前的十大核心产业和“9+6”战略性主导产业都是放在最后,显然广州拟加大对高新产业的发展力度。而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也更加明确了,从以前的6类精简为4项,针对性更强。

  四是把现代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些交叉也厘清了。“9+6”战略性主导产业中,把健康产业、时尚创意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似乎有些勉强,十大重点产业的划分显然更加科学合理。

  总之,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不是一次性到位的,可以有犹豫和探索。其中,还可能遇到汽车产业结构过于依赖日系车这种困扰。但调整的方向应该是由市场变化、城市定位和产业升级来决定的。十大重点产业的调整能否在2016年见到明显的成效呢?我们拭目以待。(彭澎)

  (作者为南方民间智库专家委员会副主席)

【编辑:白琥】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