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三套放假方案总数仍为11天 盘点各国休假制度大不同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1月27日 23:49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图解:三种调休方案下的2014年日历 你相中了哪个?

  人民网北京11月27日电 全国假日办今日在人民网等网站公布三套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方案,并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截至中午12时,投票数已超过110万。此前,10月10日,全国假日办发布《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向社会征集意见,就曾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有些网友反对“中国式拼假”,认为其打乱了公众日常的生活节奏。有些网友建议延长11天假期总数,或延长春节,或恢复“五一”七天长假。而此次公布的三套放假安排方案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不变,仍为11天。那么,世界其它各国的公共假日

  法国是世界上节假日最长的国家。双休日、带薪长假、法定节假日再加上其他假日,法国人每年大约有150天不用工作。其中,有个10天是法定假日,分别是国庆节、圣诞节、元旦、劳动节、万圣节、复活节、耶稣升天节、圣母升天节以及一战停战日和二战停战日。

  自2002年开始,根据工龄的期限,或根据某些行业的特殊性,法国大约有10%的人能够享有超过五周的带薪假期。社会党执政时又将日常工作缩短了一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仅35小时。这样,凡超过的部分,都可以转换成假期。另外,依照《劳动法》,只要在一家企业工作满一个月,所有员工都可以享受带薪假期,带薪假期的天数根据员工一年之内的实际工作时间而定,每工作一个月,可 “存下”2天半的带薪假期,如果工作满一年,那么全年带薪假期天数为30个非假日。

  据报道,2013年3月,全球酒店预订专家Hotels.com调查统计了全球30个国家及地区的最低带薪年假及国定假日天数,俄罗斯以40天的带薪年假及国定假日总和高居调查榜首位。俄罗斯的节假日多得出奇,仅法定节假日就有12个。例如新年、东正教圣诞节、国际劳动妇女节、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日、国家和解日等。

  除此之外,俄罗斯还有许多行业性的节日,几乎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有自己的节日。比如,宇航节4月12日,印刷节5月5日,无线电节5月6日,边防战士节5月28日,教师节10月的第一个星期日等近60个节日。这类节日中,一部分是全国性的,有固定日期,一般是在与其邻近的休息日举行庆祝活动。一部分只具有地方性质,在某种行业最为发达和有历史传统的地方才有重要意义。还有一部分则没有固定日期。

  德国:错时放假 时间自主

  德国《联邦休假法》规定,每人每年享有至少24个工作日的带薪休假。加上法定如新年、劳动节、统一日、圣诞节、复活节等节假日,每年假期超过150天。

  德国人休假最大特点是灵活。除10月3日德国统一日是德国全国法定节日外,其他节日均由各州自行决定。德国法律规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分拆安排休假日期。德国16个州学校的放假时间都不一样,家长可根据学校放假时间提前同雇主协商何时休假。雇主会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员工分散休假。这样既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员工带薪休假也得到了落实。另外,德国政府鼓励人们带薪休假,对自动放弃带薪休假的员工不予经济补偿。如果员工在一年内没有休满假,其余假期最晚可在次年3月前休完。

  荷兰法律对不同工种休假作出明确规定。例如,荷兰媒体从业人员每年享有25个带薪假,而且包括雇主向员工额外发放的度假津贴。而荷兰大学研究人员的带薪假可达到40天,外加年薪8%的度假津贴。

  荷兰税法规定,如果放弃休假加班,员工年收入将增加,但同时将缴纳更多所得税,得不偿失。另外,荷兰劳工法规定,假期最多只能工作70个小时,即不超过10天,其间薪水加倍。而且,雇主要求员工加班需要与劳工局、税务局等监管部门反复商谈。因此,在荷兰,很少有人在假期加班。

  美国联邦法定节假日不多,为10天。美国法定节日中超过半数在周一,可与双休日连起来形成“黄金周末”。 很多美国人选择在“黄金周末”短途出游。另外,如果新年、美国独立日、退伍军人日、圣诞节和新选总统宣誓就职日恰好是周六或周日,那么假期将提前或推迟一天,同样形成“长周末”。

  美美国人实行带薪休假,可以在一年中一次用完,也可以按需要分成多次使用。除合法假期之外,效益好的大公司还有额外的福利。比如每年增加一到四天的带薪病假。此外,美国多数公司都会为拥有5到10年工龄的员工提供3周左右的假期(或按工会协议进行休假)。再算上法定假期,多数美国人每年都能拥有25天左右的假期。

【编辑:陈海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