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海盐“就地城镇化”探索中国城镇化新方向

2013年11月28日 15:5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就地城镇化”探索中国城镇化新方向

  中国东部沿海的浙江海盐县近日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上与以“零碳项目”闻名的丹麦松德堡市签署合作意向书。

  作为签约的中方唯一一个县级政府,海盐县被选中的理由是其探索实践的“就地城镇化”道路与松德堡市倡导的低碳、绿色发展理念契合,代表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方向”。

  独栋别墅林立,红墙碧瓦,城和乡的差异在海盐农民顾其明看来已经微乎其微,“现在村里的条件不会比城市差”。

  过去十多年,中国农民进城打工以及由此引出的“异地城镇化”问题困扰着中国的城市管理者。农民与城镇是一种候鸟式的松散关系,人口的集聚更多是一种“表象”,“一江春水向东”的迁徙与流动才是真实图景。

  这种无奈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表现的异常明显,大规模的年度人口迁徙潮构成一条“流动长城”。不单如此,一系列诸如留守人群、农村土地资源浪费、农民工进城无房住、农村房子无人住等问题愈发明显,考验着中国新一轮城镇化迈进的步伐。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海盐县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异地城镇化”的道路,试图在县域范围内最大可能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打破在中国形成已久的城乡二元结构。

  来此考察数次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党国英认为,“就地城镇化”意味着人口在本地的聚集,公共服务向中心镇、村延伸,让农民在当地过上现代生活,避免形成“繁华的城市、凋敝的乡村”。

  “异地城镇化让农民在获得市民身份的同时,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保障和情感的寄托,最终还是难以真正融入城镇生活。”海盐县长章剑说,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人口布局,才是真正意义“人的城镇化”。

  据统计,未来20年,中国将有3亿多农民和2亿多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人群呈放射状衍生于城市周边,对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市政建设带来巨大压力。

  在前不久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决策层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就地城镇化”需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支撑。目前,海盐县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刚刚启动,就有村民憧憬将来拿房子做抵押贷款,以便扩大生产或办个“渔家乐”。

  曾经以集体名义而占用的资产也需要股份化,让农民“看得见”的同时“摸得着”,一张集体资产股权证,让“虚拟资产”变成村民手中不断增长的“活钱”。

  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出农村的新活力。农民走出土地,完成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县城和中心镇因为人口集聚也实现了产业发展。

  “这里的农民与市民一样,毫无顾虑地自主选择就业和生活方式。想种地的农民可以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想打工的农民可以进入工业园区,亦工亦农的农民可以‘兼业’。”章剑说。

  目前,海盐县城乡收入差距已缩小至1.98:1,远低于中国平均水平。海盐县的“就地城镇化”探索,为未来中国城镇化路径的选择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与丹麦松德堡市“联姻”后,海盐将与致力于节能减排的能源企业丹佛斯合作开发项目,为绿色、人本城镇化探索道路。

  丹佛斯中国区副总裁车巍表示,欧洲城镇在文化历史传承、规划体系构建、管理和经营城市等方面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可为中国城镇化道路提供理念和蓝图支持。

  一些实务界的人士则认为,将中国决策层确定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的措施落到实处,保障和增加农民的财产权益,将是“就地城镇化”继续推进和向其他地方推广的关键所在。(记者 王政、魏董华)

【编辑:吴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