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累"成2013年国人最大感受 越活越累为哪般

2014年01月03日 09:5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旧城南门街上,一位服装店售货员正在招揽顾客。背后是新年的灯火辉煌。

下班时间的公交车上,一位乘客正撑住脑袋在休息。

一位环卫工人吃力地骑着清洁车在大雨中前行。

  难忘的2013年转眼已过去,回首往事,也许你既有欣悦的微笑,也曾发出失落的感叹;也许你赢得过众人的鲜花追捧,也曾有过黯然伤神的时刻。每天面对纸碎金迷、变幻莫测的世界,或许在夜深人静、繁华褪尽的时候,浮现在你我脑海中最多的是这么一个字——累!

  2013年11月,《求是》杂志社旗下的《小康》杂志对在世界各地的2013名中国人开展年度感受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最大感受是“累”;《生命时报》联合多家网站对31468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中年人觉得活得很累。与年薪3万元的人相比,年薪10万元的人反而活得更累。

  近日,记者从清远市人民医院获悉,清远每年都有个别公安干警、公务员或商人因为患上脑出血、心肌梗塞等病症,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前不久,清远人民医院接到一位心肌梗塞患者,年龄仅32岁……一个个实例表明,不仅仅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作为休闲城市的清远,不少市民都有越活越累的感觉。那么,2013年,清远人到底活得有多累?

  ●策划:梁有华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林晓琼 摄影:王良珏

  刑警累

  结婚3年没陪过妻子逛商店

  “食无定时、行无定踪、工作无定所、居无长安,借用一个法律术语来形容叫‘取保候审’,随传随到。”正在清远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工作的张先生如此形容自己的职业。

  他告诉记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最难熬的是蹲守的过程。“大冬天我们经常要在寒风中,蹲守抓犯罪嫌疑人员到凌晨,如果没有动静,第二天还要继续蹲守,直到抓住犯罪嫌疑人为止。”由于经常在外,受条件限制,冬天和衣而睡,夏天三四天洗不上一回澡,对他来讲,已经属于司空见惯的事情。

  因为工作繁忙,张先生结婚3年没陪妻子逛过商店,没给妻子买过衣服。妻子生孩子,他不在身边;孩子住院,他在办案。“有一次完成任务,3个多月没有回家,本来想打电话给妻子报喜,没想到一开口,电话那头传来的不是妻子的笑声,而是哭声。”张先生说,他当时一听到哭声,自己的眼眶马上就红了,觉得自己因为工作,亏欠家庭实在太多了。

  公务员累

  妙龄少女加班熬成“老姑婆”

  26岁的刘小姐是清远某部门的公务员,在办公室上班,本来正值青春年少,没想到外貌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10岁左右。刘小姐说,她每天要负责处理上级下发的文件、信息收集、市民投诉、各处室协调统筹等工作。平均算下来,每个星期要加两次班,一加班就是晚上11点多。“考公务员之前,还以为考上之后,就能捧着铁饭碗高枕无忧。现在看来我是走出了水坑,又跳进了火坑,谁能想到,公务员原来也是个苦差。”刘小姐不禁感叹道。

  不过在刘小姐心中,这还不是最累的,最让她难以适应的是政府机构复杂的人际关系。“政府工作角色转换变化太大,一会儿高高在上众人捧你,一会儿打落尘埃微不足道,简直是冰火两重天,说不定哪天撑不住,就彻底崩溃了。”

  官员累

  既要左右逢源又怕陷入圈套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说的就是我们这群人。没当官时,觉得官员都高高在上无所不能,一旦走进了官场,才知道人前的威风是要付出代价的。”清远某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当官除了做好手头的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要团结好领导班子,照顾好单位工作人员的生活,协调好各种关系。“说白了,当官就要在不同的场合不断地转换各种角色,早上当包公,中午当关公,晚上当济公。”

  伴随着步步如履薄冰的,是各类复杂而矛盾的心情。“我们既担心工作干不好遭到上级的批评,又担心得罪人被暗捅刀子。既想左右逢源,又怕不小心陷在别人设好的圈套里。看到同僚升官,心里不服气,还要装出一种‘看透’的样子。”该官员称这种累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

  商人累

  走南闯北仅够交铺租

  “人家一家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我们只能啃着街边的饭盒填饱肚子;人家平时有节假日,我们一年365天都要加班;别人碰到不顺心的事情,还能发发小脾气,我们心头再苦,也只能假装没事,对客人笑脸相迎。”王小姐目前在旧城南门街开服装店。说起开店的艰辛,王小姐的眼中马上泛起泪花。

  王小姐说,之前她一直在广州拿货,店面的服装跟其他店大同小异,大家互相压价,生意很难做开。现在她改变了策略,每个月至少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跑一趟,为的就是淘到有特色的衣服,卖个好价钱。“一个女孩子,长年这样跑,说不累是假的,但是这里每个月的铺租就要好几千元,周围做生意的人又多,不这么做的话,估计连养活自己都有困难。”

  “每天起早摸黑,看着别人的脸色过日子,说实在话,要不是为了生存,这种日子谁也不想过。如果让我重新选一次,我肯定会安分守己地过打工的生活。”尽管只在生意场上打拼2年,王小姐早已累得筋疲力尽。

  白领累

  白天拼出头夜晚忍病痛

  张红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大专毕业之后,先后做过销售员、置业顾问等。“那时候,我每天脑海中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每天都加班到10点左右才休息。”三年后,凭着突出的工作成绩,他应聘到了清远某公司担任销售经理,成为梦寐以求的“白领”。

  “本来以为日子熬到头了,没想到工作上坡了,身体却开始走下坡路。”因为长期三餐不固定,张红患上了肠胃炎。“我一个人在外,有时候睡到半夜突然腹痛,也没人照应,只能自己爬起来煮水吃药,吃着吃着眼泪就掉下来了。”医生嘱托张红要清淡饮食,但因为工作关系,她始终无法做到。“干我们这行,总离不开应酬,调整好了一点又要出去喝酒,明明知道病情会越拖越坏,但也无可奈何。”

  父母累

  老两口为孩子婚房熬白头

  “本来以为孩子从清职院毕业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脱手,安度晚年了,没想到,孩子毕业之后,还要帮他们操劳工作、婚姻大事、买车买房,比读书的时候更累!”张婶想起自己的两个儿子,不禁发出长长的叹息。“以前生到两个带柄的,我和老伴都高兴得不得了,现在好了,整天为儿子买房娶媳妇的事情,愁得头发都白了。”

  张叔和张婶在清城区洲心街三角村开了几十年的小店,两年前,大儿子要结婚,他们拿出了一辈子的积蓄,为大儿子买房付了首期。没想到,现在二儿子也要买房结婚。“我们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就算卖肉也没办法再凑出一套房子出来啊!”

  为了给二儿子筹钱买房,张叔和张婶几乎踏遍了所有亲戚的门槛,但手中的积蓄依旧连一套30平方的二手房首期都不够。“孩子刚读书出来,他们买不起房也正常,怪来怪去,还是怪我们自己无能。”尽管被两个儿子“榨”光了所有的积蓄,他们依旧觉得愧对子女。

  剩女累

  看到合心意的已是他人老公

  刘冬今年已经29岁了,尽管年纪轻轻便跻身清远某地产公司的领导层,但她的脸上却没有一丝兴奋的色彩,谈婚论嫁的压力早已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刚毕业的时候,刘冬一心扎在工作上,没有将婚姻大事放在心上。如今,事业熬出一片天,感情却一片空白。“放眼过去,都是比我年纪小的男孩子,工作上还要我指导他们,偶尔看到一两个合心意的,却早是人家的老公了。”

  刘冬说,现在她最怕的就是朋友聚会。“每次朋友聚会的时候,大家都成双成对,我孤零零一个人,特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父母的催促,也在无形中给她增添了不少压力。“我爸妈每次打电话给我,提的就是什么时候找对象的事,前不久我爸还放了狠话,说春节如果不带个男朋友回家,就干脆别回了。”

  “有时候想想,随便找个人嫁了算了,这样拖下去,我都担心自己会一辈子嫁不出去。”在工作上信心满满的刘冬,在谈到婚嫁的时候,语气中甚至还透出一丝绝望。

  ■追问

  为什么现代人越活越累?

  一半为生存 一半是欲望

  记者连日来采访了清远多位专家,他们普遍认为,人生有三累:一是身体累,二是脑力累,三是心累。三累之中,身体累最简单,脑力累为中,心累最累。心累面对的复杂性、非线性最大,是一种亚健康的心理状态。

  专家指出,人活着心累的一大部分原因来自于生存。现代人要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男人必须是孝顺的儿子、体贴的丈夫、严厉的父亲、优秀的领导、招之即来的修理工甚至服务到位的按摩师,而女人则要是温柔的妻子、贴心的女儿、慈祥的母亲、优秀的烹饪师甚至勤劳的小时工。多重角色的扮演和巨大的生存压力,带来的是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疲惫。

  另一方面,浮躁的社会大环境让人生出没完没了的欲望:住15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开30万元以上的车,买几万块的名牌包,孩子上私立学校……看到有钱人,生活就坐不住;为了挣更多的钱,不断压榨自己的健康等,这些都是造成累的原因。

  ■记者手记

  新一年,要累并快乐着

  有人将中国人太累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种:太看重位子,总想着票子,倒腾着房子,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眷顾着孩子。其实,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大事,单单是日复一日的茶米油盐酱醋茶,就能将人折腾得够呛。面对日益上涨的生活成本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我们失落过、沮丧过,无时不感到疲累和压抑。

  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累中,我们不断突破自己,开拓创新,挑战一个个极限,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在累中,大到整个清远,逐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成广清一体化,加快融入珠三角的步伐;在累中,小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清城区飞来峡村民,他们通过引进现代化经营体系,让农业耕作逐步走向集约化和现代化。

  回忆往昔,我们累并快乐着。累,除了是一声声无奈的叹息外,更应该转化为挂在嘴角甜美的微笑。因为2013年累的付出,让我们更有底气和信心去收获2014年的精彩!

  过度劳累有何危害?

  青年容易性格异常,中年表现为器官损害

  ——清远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赖志伟

  人类出现亚健康,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睡眠质量受影响,继而出现精神状态差,思维迟钝,记忆力低下,情绪控制力差,容易暴躁等症状。“人体出现亚健康,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睡眠不好。所以,在失眠的时候,你就应该提高警惕,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

  赖志伟表示,工作过度劳累,青年容易带来精神上的问题,出现性格孤僻、郁闷、精神异常等;中年人则表现为器官损害,出现脑出血、心肌梗塞等病症。此外,累还有可能是贫血、糖尿病、类风湿、甲状腺疾病等健康问题引起的,如果在改变生活方式的2-3周内仍觉得自己很累,就需要及时就医。

  如何释放心中的累?

  男人哭吧不是罪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学副教授、本报特约资深评论员张万英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正承受着“心累”的折磨,必须予以正确的疏导,否则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轻者有头痛、失眠、忧郁、焦虑等症状,重者则可能发生自杀或伤害别人的行为。释放心累的方法有:

  第一,运用想象。训练通过想象的思维方法来放下累的感觉,如闭上眼睛,想象“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的绿茵草地上”、“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让累的感觉慢慢消失,精力得到恢复。

  第二,想哭就哭。哭能让人的不愉快的情感抒发出来,哭能缓解压力,让心不再累。心理学家曾给一些成年人测验血压,然后按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编成两组,分别询问他们是否哭泣过,结果87%的血压正常的人都说他们偶尔有过哭泣,而那些高血压患者却大多数回答说从不流泪。因此,心中的累会越埋越累,要释放出来才有益身心健康。该哭的时候就要大胆哭出来,男士不好意思当众哭可以躲在家里哭,家里不好意思哭也可以躲在厕所里哭,厕所里不好意思哭,也可以去找一部感动的片子看看借机会哭。

  第三,自我激励。心累的人不要总在目前的处境中打转,不要对自己过于挑剔,设立太高的期望值,试着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不必一味地和别人攀比,也没必要过分在意别人的掌声、称赞与关注。

  第四,借助运动。心累的人可在家设立个消气小空间,在这空间中,上下左右铺上海绵,你可安全地在里面摸爬滚打,纵横驰聘做运动解压,还可借助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头、捶沙发等运动发泄情绪,也可尝试练习一种运动量颇大的“减压消气操”。

  第五,跟未来对话。心累时可做做“白日梦”,设想一下自己未来的生活,幻想自己梦想的家庭、健康、工作等状况,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了解自己想做的和想要的东西,并以此来主导自己的行为。心累的人要时刻相信自己完全可以主导出一个快乐、健康的自我。

  ■相关链接

  他们都是今年累“倒”的人!

  5月13日,奥美中国北京分公司一名年轻员工因为连续加班一个月,每天23点以后下班,在办公室突发心脏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年仅24岁。据悉,在去世前他已连续加班一个月,每天23点以后下班。

  5月16日凌晨,36岁的李杨停止了呼吸。据悉,从5月9日早上8点开始,这个湖南长沙市雨花区公安分局黎圫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已接警28次。他起身去洗手间,倒地抽搐,口鼻流血。被诊断为脑死亡。

  6月17日,安庆的最高气温为32摄氏度,安庆谢德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简称ASP)的员工、大学毕业上班才八个月的李哲在中暑的情况下,还从早上八点一直加班到晚上八点,持续12个小时。后来竟活活累死。

  10月29日,罗湖房地产策划师李茂韬猝死,其生前微博显示曾多次加班到凌晨三四点,并发出“好困好困好困”之类的言论。死亡后,医院诊断死因是心源性猝死,包括病毒性心肌炎和恶性心律失常两种可能。

  11月9日,北京晚报报道称,北京某快递员才28岁,平均一天要送150到160件包裹,忙得饭都顾不上吃,因为太累,死在岗位上。

  12月10日下午,肥东经济开发区派出所北瑶岗社区47岁的社区民警陈彬倒在审讯室,从此再也没有醒来。据悉,陈彬一生为了工作,儿子16个生日缺席14次,忙的时候,一天能连续处理9起警情,被儿子成为“苦行僧”。后经医院断定,死因是心源性猝死。这类死亡一般是由压力过大或者长时间疲惫造成的。

【编辑:王安宁】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