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北两会:压减钢铁产能 多用环保约束

2014年01月09日 13:39 来源:河北日报 参与互动(0)

  今年1500万吨粗钢产能如何真正减下来?有关行业的一些代表委员提出,唯有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同时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才能形成化解过剩产能的长效机制——

  压减钢铁产能 多用环保约束

  以亮剑精神坚决化解过剩产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确保今年压减1500万吨粗钢。

  钢铁产能过剩,行业微利运行。在这种情况下,环保设备运行带来成本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钢企盈亏的分水岭。围绕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和环保约束做好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大文章,与会代表委员们展开热议。

  环境违法成本低,加重了钢铁业产能过剩

  8—10元!

  这是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运行环保设备带来的吨钢成本上升数字。记者了解到,目前邯钢公司6台烧结机脱硫设备实现了全部脱硫,总投资达到2亿多元,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环保设备运行规范钢铁企业承受的成本压力。

  规范运行环保设备的企业成本上涨,但一些违规钢企却宁愿为了利润铤而走险。“什么环保设备,污染治理,一概视而不见,赚钱成了一些违规钢企的第一要务。”一位来自钢铁行业的委员表示,甚至有个别钢铁企业本身就没有审批和环评手续,干脆破罐子破摔,对环保设施根本不花钱。

  一位钢铁企业的老板曾给记者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在规范运行、严格治理的情况下,环保设施的运行费用约占到企业成本的10%—20%。一个钢铁企业,可能一天的脱硫费用就得五六万元,少开一天,就相当于有五六万元进账。”

  “河北钢铁产能过剩主要原因是前几年钢铁市场火爆,大家一哄而上。而环境违法成本过低更进一步加重了钢铁业产能过剩问题。”1月7日,在政协经济组讨论会上,部分委员谈到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话题时说,目前,钢铁企业利润越来越薄,几乎接近盈亏平衡点。在生产工艺技术、材料人力成本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一些不上环保设施或有环保设施但不规范运行的钢企反而有利润,这成为钢铁产能难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强化环保硬约束,倒逼不达标产能退出市场

  刚刚走过的2013年,钢铁产能过剩,钢企艰难度日、利润微薄。但就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些钢铁企业也不愿兼并重组,压减过剩产能。部分钢铁企业老板甚至幻想“待价格稍有起色,又能开工赚钱”,这使得钢铁行业陷入了越淘汰越过剩的怪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环保约束在GDP和税收的诱惑下变得似有实无。“个别地区的企业上马钢铁项目,没有项目审批,更谈不上环评手续。一些环保约束和监管措施,也没有得到认真执行。”参会的一位钢铁企业代表透露。

  要让环保约束真正成为治理钢铁产能过剩的“一把利剑”。为此,政府报告提出,严格执行能耗限额、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和差别电价水价政策,倒逼不达标产能退出市场。

  “政府要做的就是强化环保约束,一碗水端平。”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袁世臻代表认为,要对所有的钢铁企业执行统一的硬性环保标准,公平衡量所有企业,让环保设备配得齐,环保工作做得好的企业不吃亏。

  “要充分利用市场的倒逼机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优胜劣汰。”金后盾集团总经理李彦平代表说。倒逼相对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促进减量化调整,目前唐山市正对落后产能钢铁企业,加大政策约束。差别电价按每度0.1元加收、差别水价按每吨2元加收,惩罚性排污费在现有征收额度上加1倍收取。唐山市还将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60吨以下转炉相对落后产能中不属于国家产业政策淘汰类装备的,统一纳入产能交易平台,通过市场方式,鼓励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政府可以以财政支持和贴息方式与金融机构合作,优先为环保达标的钢铁企业提供贷款,帮助它们获得更大发展,让环保成为钢铁企业和金融机构坚守的一道红线。”中国建设银行河北分行行长李秀昆委员建议。

  让市场决定谁去谁留,根治产能过剩的顽疾

  不少代表委员谈到化解过剩钢铁产能时不约而同地提出,只要牵住环保这个牛鼻子,剩下的交给市场就行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化解过剩产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尤为重要。“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谁不淘汰谁,其实不需要政府来决定。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把‘严打严控’与‘疏堵结合’综合来用,充分放权给市场,通过要素价格改革等市场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在石家庄市环保局局长张炬委员看来,这恰恰找准了化解过剩产能的命门之穴。

  “企业渴望公平竞争是全方位的,政府要为企业提供包括环保成本在内的公平竞争环境,化解过剩产能就会水到渠成。”李彦平代表认为,在公平的竞争条件下,过剩产能行业的企业就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抉择,环保好、有技术、有品牌的企业,自然就会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最终淘汰环保措施不达标、产能技术落后的企业。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这个思路也完全可以适用于很多其他的产能过剩行业。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唯有解决了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真正做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化解过剩产能的长效机制,从而根治产能过剩这一顽疾。(庞超)

【编辑:朱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