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川眉州农民进城意向调查:不到四成农民愿进城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1月29日 07:2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2013年4月至6月,四川眉山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一项农民进城意向的调查。

  “调查的目的,就是解决城镇化,人从哪里来的问题。”眉山市相关负责人士透露说。

  这是眉山推进城镇化遭遇的最大困惑之一。

  作为宋代文豪苏东坡的故乡,眉山是四川省2000年设立的最年轻的地级市之一,地处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紧邻省会成都,下辖仁寿、彭山、洪雅等五县一区,常住人口295.83万(户籍人口:350.8万),其中农村人口200多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

  根据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眉山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前城镇化率只有38%的眉山,到2016年,城镇化率要达到52%,平均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最终实现市区100万非农人口的城市蜕变。

  这意味着到2016年,眉山要实现56.8万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根据眉山市政府制定的目标,仅2013年,就要转变14.2万人。不过,这一数字实际并没有完成,眉山2013年实际城镇化率指标只提高了1.75个百分点,达到39.32%。

  为实现目标,眉山市政府提出了所谓“以城为主、以工为主、以农为主、以游为主”,加快将农民向“城镇居民、产业工人、农业业主、三产经营者” 转变的城镇化“四种模式”。

  其想法是,借助户籍改革和城镇扩张征地等,将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借助产业和旅游开发,将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和三产经营者,脱离土地和农村;然后通过土地流转,培育农业业主,实现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

  但问题是,农民自己是否愿意进城?于是,眉山市政府在两个月时间里,动员政府力量完成了一项覆盖全域6个区县,128个乡镇,1212个行政村,涉及78万户农村家庭,160多万农村劳动力的农民进城意向普查。

  调查数据显示,160多万农村劳动力中,只有不到四成的人有意愿向城镇居民转变。这其中,还包括了已在城镇居住生活的农村户籍人口,和将“新农村综合体”与城镇混淆,以为搬入“新农村综合体”就是城镇化的农村居民。如果除去这些,160多万人中,真正有意愿到城镇居住、向城镇居民转变的农村居民,只有10多万人。

  为什么农民不愿意进城?

  影响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不愿放弃土地

  眉山做调查时,首先遇到的难题是,谁是农民?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狂飙突进,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农民的居住地、身份权利和职业特征已发生严重分化。一部分人已彻底搬离农村到城镇居住,所从事职业也与农业无关,却依然保有土地和农民户籍;一部分人虽家在农村,但常年在城市打工;即便是留在农村继续耕地的传统农民,也往往是一种家庭兼业化状态,除了从事农业,还从事二三产业。

  眉山还存在另一种特殊情况。2000年撤县改市时,城郊几个乡镇被纳入城市规划,于是几个乡镇的农民户籍都统一改为城市居民,却依然保持着农民的生活状态,拥有土地,享受农民的各项福利补贴。

  到底哪些才算真正的农民?“我们国家这个问题现在有点搅。”国家统计局眉山调查队农村科科长宋杰红说。国家统计局刚把在城镇居住的农村户籍人口统计为城市居民,此前则是纳入农村居民计算。

  眉山调查争论的结果是,上述情况都算。

  其实,这些或在城镇居住,或在农村居住的“农民”,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没有放弃土地。而眉山在调查中也发现,影响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不愿放弃土地。

  这甚至与是否已进城生活,是否有稳定职业无关。调查中遇到的一个典型的极端例子,是一位已举家迁住城市,有稳定生意,资产上千万的“农民”,仍然不肯放弃农村的土地,甚至在拆迁时拒不接受任何赔偿条件,坚决当钉子户。

  参与调查的四川大学教授衡霞说,土地被农民视为长期的生活保障,那位“农民商人”不肯放弃土地的理由就是,万一将来城市经济形势不好,生意不好做,还可以回家种地。

  此外,自从国家取消农业税,又陆续出台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土地对农民而言已带有福利性质,何况还有城市拆迁补偿的巨大预期利益,更让农民难以割舍。

  前几年,中国城市化急剧扩张过程中,一些地方一度出现“赶农民上楼”,“土地换社保”的现象,后被国家紧急叫停,并出台明确规定,不能强制进城农民放弃土地。

  眉山调查也未明确转变城镇居民是否需要放弃土地。“如果要放弃土地,可能一个愿意进城的都没有。”宋杰红说。

  影响农民进城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城市生活成本太高,农民经济基础薄弱。眉山市下辖百万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县仁寿在调查报告中明确写到:“我县农民目前的经济收入,还没有能力向城市居民转变。”

  其梳理的理由有三:一是房价高,以2012年仁寿农民人均年收入7874元计算,农户(户均3.32人)购买一套120平方米的城市商品房需要27年;如果是以家庭经营性收入(农业收入)3334元/年计算,需要64年。从16岁劳动力开始计算,种一辈子地也买不起城市商品房。

  二是城市生活支出高,“坐要坐钱,站要站钱”,城镇居民的年人均消费支出比农村多1万元。

  三是农民收入低,农民家庭收入以务工收入为主,但受限于教育水平、年龄等因素,主要从事的是建筑业、餐饮服务和工厂流水线等低端体力型工作;工资待遇低,且与年龄增长成反比,随时可能失业。即使土地流转,人均不足1亩的流转金也难以支撑农民进城的生活。

  这些现实情况,都让农民在作选择时,与希望推动农民进城的愿景悖离,形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有能力进城的,已经进城或不愿进城;而想进城的,又没有能力。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